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--环境气象学论文

中国城市热岛与空气质量的时空演变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8-3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0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城市空气质量研究进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两者的影响因素研究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两者的相互关系研究第28-30页
    1.3 存在的问题第30-31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31-32页
第二章 研究区、实验数据与方法第32-48页
    2.1 研究区概况第32-33页
    2.2 实验数据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土地覆盖数据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地表温度数据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夜间灯光数据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社会经济数据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气象数据第37页
    2.3 研究方法第3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技术路线图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城市热岛强度及相关指标的计算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空气质量各指标的计算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城市形态指数的提取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空间插值模型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空间数据挖掘方法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空间自相关和异质性测试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9 空间回归模型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0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第46-48页
第三章 中国城市热岛与空气质量的时空分布格局第48-74页
    3.1 中国昼夜地表温度的时空分布格局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昼夜地表温度的时空分布格局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地表温度的土地覆盖类型响应第49-52页
    3.2 中国昼夜地表城市热岛的时空分布格局第52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年平均昼夜地表城市热岛特征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四季昼夜地表城市热岛特征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月平均昼夜地表城市热岛特征第58-60页
    3.3 中国空气质量的时空分布格局第60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空气质量及大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空气质量及大气污染物的时间趋势第65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大气污染物的土地覆盖类型响应第71-73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73-74页
第四章 中国城市热岛与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第74-98页
    4.1 两者的影响因素分析第75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景观因素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人口因素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经济因素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指标系统的选取第78-79页
    4.2 空间自相关分析第79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城市热岛Moran’sI指数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空气质量Moran’sI指数第8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城市热岛空间聚集模式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空气质量空间聚集模式第81-84页
    4.3 空间回归模型第84-9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城市热岛空间回归模型第84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空气质量空间回归模型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城市热岛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第88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空气质量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第93-96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96-98页
第五章 主要城市热岛效应与空气质量的时空演变第98-126页
    5.1 主要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格局第98-10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主要城市热岛的空间分布第99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主要城市热岛的时间序列第101-10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月变化第103-105页
    5.2 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的时空演变格局第105-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的空间分布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的时间序列第107-111页
    5.3 主要城市热岛与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关系第111-11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全局尺度城市热岛与空气质量的时空响应关系第111-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单个城市热岛与空气质量的时空响应关系第114-117页
    5.4 两者影响因素的演变第117-12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地表景观结构的演化第117-11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城市与农村人口演变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经济增长趋势第120-12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能源消耗的演化第12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气象因素分布第121-123页
    5.5 缓解与防治措施第123-124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124-126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26-129页
    6.1 论文结论第126-127页
    6.2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27-128页
    6.3 不足与展望第128-129页
参考文献第129-140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140-142页
致谢第142页

论文共1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作物残茬与氮肥对农田温室气体、理化性质及其作物生长的效应研究
下一篇:不同定义的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对降水量变化响应的差异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