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绪论 | 第12-18页 |
第一章 刘克庄、赵翼诗学观的形成 | 第18-28页 |
第一节 刘克庄诗学观形成的文化语境 | 第18-21页 |
第二节 刘克庄诗学观的特点 | 第21-23页 |
第三节 赵翼诗学观形成的文化语境 | 第23-26页 |
第四节 赵翼诗学观的特点 | 第26-28页 |
第二章 刘克庄、赵翼诗学观相同点比较研究 | 第28-50页 |
第一节 同论“性情” | 第28-34页 |
第二节 同话“蕴藉”审美 | 第34-38页 |
第三节 同释“创新” | 第38-44页 |
第四节 同贬“苦吟” | 第44-50页 |
第三章 刘克庄、赵翼诗学观不同点比较研究 | 第50-64页 |
第一节 刘克庄的后天“人品论”与赵翼的先天“天才论” | 第50-54页 |
第二节 刘克庄“锻炼推敲”与赵翼“自然成诗” | 第54-60页 |
第三节 刘、赵二人对“诗穷而后工”的不同态度 | 第60-64页 |
第四章 刘克庄、赵翼诗学观异同点原因阐析 | 第64-76页 |
第一节 相同点成因探析 | 第64-72页 |
第二节 不同点成因探析 | 第72-76页 |
结语 | 第76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