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业基础科学论文--土壤学论文--水土保持论文

云南省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异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分析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土壤可蚀性的概念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土壤可蚀性评价指标体系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土壤可蚀性的测定和估算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土壤粒径转换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K值时空分异研究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6 研究的不足第23-24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24-25页
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方法第25-40页
    2.1 研究区概况第25-27页
    2.2 数据资料收集及整理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土壤数据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DEM数据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气象数据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土地利用数据第28-29页
    2.3 土壤样品补充采集及理化性质测试分析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土壤样品采集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样品测定第31-32页
    2.4 土壤粒径转换及K值估算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粒径转换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K值估算第33-34页
    2.5 K值数据库构建及验证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K值数据库构建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K值验证第36-37页
    2.6 环境因子提取与统计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环境因子提取及量化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相关统计分析第38页
    2.7 技术路线第38-40页
第三章 K值计算结果及验证第40-46页
    3.1 K值计算结果第40-43页
    3.2 K值结果验证第43-46页
第四章 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异特征第46-61页
    4.1 土壤可蚀性整体空间分异特征第46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K值随经纬度的变化特征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不同亚区的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异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不同流域的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异第51-53页
    4.2 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异第53-55页
    4.3 不同地形的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异特征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K值随海拔的变化特征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K值随坡度的变化特征第56-57页
    4.4 气候因子的土壤可蚀性空间变化特征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K值随多年年平均降雨的变化特征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K值随多年年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第59-61页
第五章 云南省土壤可蚀性影响因素分析第61-65页
    5.1 环境因子与K值相关性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5.2 环境单因子对K值的定量影响第62-63页
    5.3 冗余分析(RDA)第63-65页
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第65-69页
    6.1 讨论第65-67页
    6.2 结论第67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82页
致谢第82-84页
参与科研项目及论文发表情况第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牧区沙漠化与绿洲沙漠化比较研究--以玛曲县和民勤县为例
下一篇:祁连山区土壤水分遥感估算及时空变异特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