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一、背景:人工智能的概述 | 第10-16页 |
(一)人工智能的定义 | 第10-12页 |
(二)人工智能的特征 | 第12-15页 |
(三)人工智能致害,民事责任问题的产生 | 第15-16页 |
二、民事责任的传统范畴 | 第16-26页 |
(一)当人工智能遇上现有的民事责任规则 | 第16-22页 |
(二)保险问题和特殊赔偿基金 | 第22-23页 |
(三)证据问题:科学专家、黑匣子和仪表板相机 | 第23-25页 |
(四)信息权 | 第25-26页 |
三、解决人工智能致害的民事责任分配问题的两种不同方法 | 第26-44页 |
(一)结构性方法:适用于AI的传统责任类别 | 第26-38页 |
(二)功能性方法 | 第38-44页 |
四、我国立法之规定及立法完善 | 第44-49页 |
(一)现有传统民事责任的规定及建议 | 第44-47页 |
(二)未来立法的建议 | 第47-49页 |
结语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