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 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 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27页 | 
| 1.1 引言 | 第11-13页 | 
| 1.2 摇铃型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| 第13-22页 | 
| 1.2.1 硬模板法 | 第13-15页 | 
| 1.2.2 软模板法 | 第15-16页 | 
| 1.2.3 自模板法 | 第16-22页 | 
| 1.2.3.1 表面保护刻蚀 | 第16-18页 | 
| 1.2.3.2 结构差选择性刻蚀 | 第18-20页 | 
| 1.2.3.3 表面活性剂辅助选择性刻蚀 | 第20-21页 | 
| 1.2.3.4 其它的自模板法 | 第21-22页 | 
| 1.3 摇铃型有机功能化二氧化硅粒子对水中有机污染物处理的应用 | 第22-24页 | 
| 1.4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| 第24-27页 | 
| 第2章 CTAB共组装的摇铃型有机二氧化硅的制备 | 第27-40页 | 
| 2.1 引言 | 第27页 | 
| 2.2 实验部分 | 第27-30页 | 
| 2.2.1 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27-28页 | 
| 2.2.2 实验方法 | 第28-30页 | 
| 2.2.2.1 HS-SiO_(1.5) 和 NCS-SiO_(1.5) 的制备 | 第28-29页 | 
| 2.2.2.2 CTES, CPTES 和 VTES 为中间层的多层粒子的制备 | 第29页 | 
| 2.2.2.3 HS@NCS-RSNs 的制备 | 第29-30页 | 
| 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0-38页 | 
| 2.3.1 CTAB 对 HS-SiO_(1.5) 和 NCS-SiO_(1.5) 制备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 
| 2.3.2 有机二氧化硅中间层对多层结构制备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 
| 2.3.3 HS@NCS-RSNs 的制备 | 第32-34页 | 
| 2.3.3.1 从 HS-SiO_(1.5)@NC-E-SiO_(1.5)@NCS-SiO_(1.5) 制备 HS@NCS-RSNs | 第32-33页 | 
| 2.3.3.2 从 HS-SiO_(1.5)@CH_2=CH-SiO_(1.5)@NCS-SiO_(1.5) 制备 HS@NCS-RSNs | 第33-34页 | 
| 2.3.4 HS@shell@NCS-RSNs 的 FT-IR 和元素分析 | 第34-36页 | 
| 2.3.5 HS@shell@NCS-RSNs 的 TG 分析 | 第36-37页 | 
| 2.3.6 HS@shell@NCS-RSNs 的比表面和孔径分析 | 第37-38页 | 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 
| 第3章 有机硅烷辅助的摇铃型有机二氧化硅的制备 | 第40-54页 | 
| 3.1 引言 | 第40页 | 
| 3.2 实验部分 | 第40-43页 | 
| 3.2.1 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40-41页 | 
| 3.2.2 实验方法 | 第41-43页 | 
| 3.2.2.1 CH_2=CH-SiO_(1.5)@HS&NC-SiO_(1.5) 的制备 | 第41-42页 | 
| 3.2.2.2 NCS-SiO_(1.5)@CH_2=CH-SiO_(1.5)@HS&NC-SiO_(1.5) 和HS-SiO_(1.5)@CH_2=CH-SiO_(1.5)@HS&NC-SiO_(1.5) 的制备 | 第42页 | 
| 3.2.2.3 HS-HMSNs 和 NCS@HS-RMSNs 的制备 | 第42-43页 | 
| 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3-52页 | 
| 3.3.1 HS-HMSNs 的制备 | 第43-44页 | 
| 3.3.2 HS-HMSNs 的 FT-IR 分析和元素分析 | 第44-45页 | 
| 3.3.3 HS-HMSNs 的空心演化过程 | 第45-46页 | 
| 3.3.4 V(MPTM):V(CTES)对制备 HS-HMSNs 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 
| 3.3.5 NCS@HS-RMSNs 的制备 | 第48-49页 | 
| 3.3.6 NCS@HS-RMSNs 的 FT-IR 和元素分析 | 第49-51页 | 
| 3.3.7 NCS@HS-RMSNs 的 TG 分析 | 第51-52页 | 
| 3.3.8 NCS@HS-RMSNs 的比表面和孔径分析 | 第52页 | 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 
| 第4章 酸-碱共催化摇铃型有机二氧化硅的制备 | 第54-66页 | 
| 4.1 引言 | 第54页 | 
| 4.2 实验部分 | 第54-56页 | 
| 4.2.1 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54-55页 | 
| 4.2.2 实验方法 | 第55-56页 | 
| 4.2.2.1 HS-SiO_(1.5)@CH_2=CH-SiO_(1.5)@NCS-SiO_(1.5) 的制备 | 第55-56页 | 
| 4.2.2.2 HS@NCS-RSNs 的制备 | 第56页 | 
| 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6-65页 | 
| 4.3.1 反应温度对 HS@NCS-RSNs 制备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 
| 4.3.2 V(MPTMS):V(VTES)对 HS@NCS-RSNs 制备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 
| 4.3.3 刻蚀时间对 HS@shell@NCS-RSNs 制备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 
| 4.3.4 滴加方式对 HS@NCS-RSNs 制备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 
| 4.3.5 HS@shell@NCS-RSNs 的 FT-IR 和元素分析 | 第61-63页 | 
| 4.3.6 HS@shell@NCS-RSNs 的 TG 分析 | 第63-64页 | 
| 4.3.7 HS@shell@NCS-RSNs 的比表面和孔径分析 | 第64-65页 | 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 
| 第5章 摇铃型有机二氧化硅粒子对2,4-二氯苯酚的吸附研究 | 第66-74页 | 
| 5.1 引言 | 第66页 | 
| 5.2 实验部分 | 第66-68页 | 
| 5.2.1 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66-67页 | 
| 5.2.2 实验方法 | 第67-68页 | 
| 5.2.2.1 标准曲线的绘制 | 第67页 | 
| 5.2.2.2 不同吸附时间实验 | 第67页 | 
| 5.2.2.3 不同有机物浓度吸附试验 | 第67页 | 
| 5.2.2.4 不同吸附剂质量实验 | 第67页 | 
| 5.2.2.5 吸附剂循环利用次数实验 | 第67-68页 | 
| 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8-73页 | 
| 5.3.1 标准曲线 | 第68页 | 
| 5.3.2 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| 第68-70页 | 
| 5.3.3 有机物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| 第70-71页 | 
| 5.3.4 吸附剂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 
| 5.3.5 循环利用次数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| 第72-73页 | 
| 5.4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 
| 第6章 结论 | 第74-76页 | 
| 致谢 | 第76-77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77-86页 | 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