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| ·课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| ·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 | 第11-13页 |
| 第2章 直觉化交互 | 第13-29页 |
| ·本章简介 | 第13页 |
| ·直觉和认知过程 | 第13-18页 |
| ·直觉和意识 | 第13-15页 |
| ·直觉和情感 | 第15-16页 |
| ·“技能-惯例-知识”模型(Skill-Rule-Knowledge Model) | 第16-18页 |
| ·定义直觉化化交互 | 第18-21页 |
| ·内涵 | 第19页 |
| ·外延 | 第19-21页 |
| ·直觉化交互的发展 | 第21-29页 |
| ·有关直觉 | 第22页 |
| ·有关直觉化交互 | 第22-23页 |
| ·如何开发直觉化的交互 | 第23-27页 |
| ·直觉化交互的发展方向 | 第27-29页 |
| 第3章 理解物理存在感设计 | 第29-42页 |
| ·本章简介 | 第29页 |
| ·物理力学与交互设计 | 第29-31页 |
| ·回顾力学 | 第29-30页 |
| ·交互设计 | 第30-31页 |
| ·定义物理存在感设计 | 第31-33页 |
| ·区别两种“物理存在感” | 第33-34页 |
| ·物理存在感设计的意义 | 第34-42页 |
| ·认知心理学角度:物理存在感设计符合内隐学习的运作模型 | 第34-36页 |
| ·产品设计角度:物理存在感设计符合可用性与情感化要求 | 第36-38页 |
| ·界面交互发展角度:物理存在感设计顺应从具象模仿到体验模拟的发展 | 第38-42页 |
| 第4章 物理存在感设计的应用 | 第42-49页 |
| ·本章简介 | 第42页 |
| ·直觉化交互的设计原则 | 第42-43页 |
| ·直觉化交互原则1:使用同领域中被熟知的功能 | 第42-43页 |
| ·直觉化交互原则2:从其他领域提取类似的功能 | 第43页 |
| ·直觉化交互原则3:保持内部一致性 | 第43页 |
| ·物理存在感设计的应用 | 第43-49页 |
| ·细节设计通用模型 | 第44页 |
| ·屏内,辅以传感器的交互 | 第44-47页 |
| ·屏内交互结合屏外交互 | 第47-49页 |
| 第5章 iRead电子阅读器的交互构建 | 第49-60页 |
| ·本章简介 | 第49页 |
| ·从问题到概念 | 第49-50页 |
| ·设计定位 | 第50-53页 |
| ·头脑风暴 | 第50-51页 |
| ·目标人群 | 第51-52页 |
| ·平台选择 | 第52-53页 |
| ·设计定位 | 第53页 |
| ·界面交互 | 第53-60页 |
| ·提取熟悉事物和隐喻 | 第53-55页 |
| ·建立交互界面 | 第55-60页 |
| 第6章 结论 | 第60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| 附录 | 第63-64页 |
| 致谢 | 第64-65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