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矿业工程论文--选矿论文--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论文--非金属矿产论文

不同类型天然石墨制备氧化石墨烯及其吸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2页
    1.1 石墨烯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石墨烯简介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石墨烯的性质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石墨烯分类第12页
    1.2 氧化石墨烯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氧化石墨烯简介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氧化石墨烯制备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氧化石墨烯应用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氧化石墨烯原料第16-17页
    1.3 天然石墨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石墨的结构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石墨的晶体特征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石墨类别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石墨用途第19页
    1.4 课题研究研究目的、意义和内容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20-22页
第2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第22-33页
    2.1 天然石墨原料第22页
    2.2 试验仪器设备和药剂第22-24页
    2.3 试验方法第24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不同氧化产物的制备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氧化石墨烯吸附阳离子蓝试验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电化学测试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表征测试第31-33页
第3章 天然石墨的性质第33-39页
    3.1 晶体结构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XRD图谱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石墨化度计算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晶胞参数计算第35-36页
    3.2 光电子能谱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3.3 结构缺陷第37-38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38-39页
第4章 不同类型的天然石墨制备氧化石墨烯第39-56页
    4.1 氧化程度对层状结构的影响第39-43页
    4.2 氧化程度对官能团的影响第43-46页
    4.3 氧化程度对结构缺陷的影响第46-49页
    4.4 氧化程度对产率的影响第49-51页
    4.5 氧化程度对片径尺寸的影响第51-55页
    4.6 小结第55-56页
第5章 氧化石墨烯的吸附行为第56-73页
    5.1 溶液初始pH对吸附的影响第56-58页
    5.2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的影响第58-59页
    5.3 阳离子蓝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第59-60页
    5.4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第60-61页
    5.5 时间对吸附的影响第61-62页
    5.6 吸附等温线第62-64页
    5.7 吸附动力学第64-67页
    5.8 吸附热力学第67-68页
    5.9 吸附机理第68-71页
    5.10 小结第71-73页
第6章 石墨烯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73-94页
    6.1 四种不同氧化石墨烯的循环伏安曲线第73-74页
    6.2 不同还原程度的氧化石墨烯循环伏安曲线第74-8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不同还原程度rGO-VG的循环伏安曲线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不同还原程度rGO-LG的循环伏安曲线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不同还原程度rGO-FG的循环伏安曲线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不同还原程度rGO-AG的循环伏安曲线第78-80页
    6.3 不同还原程度的氧化石墨烯恒电流充放电曲线第80-8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不同还原程度rGO-VG的恒电流充放电曲线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不同还原程度rGO-LG的恒电流充放电曲线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不同还原程度rGO-FG的恒电流充放电曲线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不同还原程度rGO-AG的恒电流充放电曲线第84-86页
    6.4 不同还原程度的氧化石墨烯交流阻抗图第86-90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不同还原程度rGO-VG的交流阻抗曲线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不同还原程度rGO-LG的交流阻抗曲线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不同还原程度rGO-FG的交流阻抗曲线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6.4.4 不同还原程度rGO-AG的交流阻抗曲线第89-90页
    6.5 还原过程第90-93页
    6.6 小结第93-94页
第7章 结论第94-96页
致谢第96-97页
参考文献第97-103页
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第103页

论文共10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黑龙江某斑岩型铜钼矿浮选综合回收试验研究
下一篇:脉石英中白云母、晶格杂质分离及机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