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18页 |
1.1 脂质体概述 | 第12页 |
1.2 靶向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 脂质体制备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3.1 薄膜分散法 | 第15页 |
1.3.2 反相蒸发法 | 第15页 |
1.3.3 乙醇注入法 | 第15页 |
1.3.4 微流控流体聚焦法 | 第15页 |
1.3.5 超临界反相蒸发法 | 第15页 |
1.3.6 冷冻干燥法 | 第15页 |
1.3.7 脂质体修饰物的加入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4 卡巴他赛[39] | 第16-18页 |
1.4.1 抑瘤机制 | 第16页 |
1.4.2 抗耐药机制 | 第16页 |
1.4.3 广谱抗癌 | 第16-17页 |
1.4.4 安全性 | 第17页 |
1.4.5 卡巴他赛脂质体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卡巴他赛处方前研究 | 第18-26页 |
2.1 仪器与材料 | 第18页 |
2.2 实验方法及结果 | 第18-25页 |
2.2.1 卡巴他赛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| 第18-21页 |
2.2.2 卡巴他赛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| 第21-23页 |
2.2.3 卡巴他赛脂质体粒径测定 | 第23-24页 |
2.2.4 Biotin-ssDNA检测方法的考察 | 第24-25页 |
2.3 讨论 | 第25页 |
2.3.1 卡巴他赛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| 第25页 |
2.3.2 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| 第25页 |
2.3.3 Biotin-ssDNA检测方法的测定 | 第25页 |
2.4 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卡巴他赛脂质体处方工艺研究 | 第26-33页 |
3.1 仪器与材料 | 第26页 |
3.1.1 仪器 | 第26页 |
3.1.2 材料 | 第26页 |
3.2 方法与结果 | 第26-31页 |
3.2.1 卡巴他赛脂质体处方筛选 | 第26-30页 |
3.2.2 工艺研究 | 第30-31页 |
3.3 讨论 | 第31-32页 |
3.3.1 膜材的选择 | 第31-32页 |
3.3.2 制备工艺的优化 | 第3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四章 寡核酸适配体修饰的靶向脂质体的制备 | 第33-39页 |
4.1 仪器与材料 | 第33-34页 |
4.1.1 仪器 | 第33页 |
4.1.2 主要试剂 | 第33-34页 |
4.1.3 寡核酸适配体 | 第34页 |
4.2 方法与结果 | 第34-37页 |
4.2.1 Biotin-ssDNA加入方法考察 | 第34-35页 |
4.2.2 Biotin-ssDNA加入量对脂质体包封率和粒径的影响 | 第35页 |
4.2.3 冷冻干燥工艺考察 | 第35-37页 |
4.3 讨论 | 第37-38页 |
4.3.1 Biotin-ssDNA的加入方法对Biotin-ssDNA-LP的影响 | 第37页 |
4.3.2 冷冻干燥法 | 第37-3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五章 Biotin-ssDNA-LP的细胞毒性及特异性考察 | 第39-54页 |
5.1 仪器与材料 | 第39-40页 |
5.1.1 仪器 | 第39页 |
5.1.2 主要试剂 | 第39-40页 |
5.2 方法与结果 | 第40-52页 |
5.2.1 FAM-6标记的Biotin-ssDNA-LP的制备 | 第40-42页 |
5.2.2 细胞培养 | 第42-43页 |
5.2.3 卡巴他赛对BNL.1MEA.7R细胞毒性考察(MTT实验) | 第43-44页 |
5.2.4 脂质体细胞毒性考察 | 第44-45页 |
5.2.5 FAM-6对细胞毒性考察 | 第45页 |
5.2.6 Biotin-ssDNA-LP的特异性考察 | 第45-50页 |
5.2.7 Biotin-ssDNA-LP与细胞结合特点考察 | 第50-52页 |
5.3 讨论 | 第52-53页 |
5.3.1 FAM-6脂质体 | 第52页 |
5.3.2 Biotin-ssDNA-LP对细胞的特异性 | 第52-53页 |
5.4 结论 | 第53-54页 |
第六章 Biotin-ssDNA-LP体内抑瘤率及靶向性研究 | 第54-61页 |
6.1 仪器与材料 | 第54-55页 |
6.1.1 仪器 | 第54页 |
6.1.2 主要试剂 | 第54-55页 |
6.1.3 实验动物 | 第55页 |
6.2 方法与结果 | 第55-59页 |
6.2.1 裸鼠肝癌模型的建立 | 第55-56页 |
6.2.2 卡巴他赛注射剂的配制 | 第56页 |
6.2.3 给药 | 第56-57页 |
6.2.4 统计学方法 | 第57页 |
6.2.5 Biotin-ssDNA-LP体内分布(活体成像) | 第57-59页 |
6.3 讨论 | 第59-60页 |
6.3.1 模型建立 | 第59-60页 |
6.3.2 抑瘤率 | 第60页 |
6.3.3 体内分布 | 第60页 |
6.4 结论 | 第60-61页 |
结语 | 第61-63页 |
1 全文小结 | 第61-62页 |
2 已解决的问题 | 第62页 |
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62页 |
4 存在的问题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9页 |
附件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