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冷空压机远程监测及智能联控系统研究
致谢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.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水冷空压机远程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3 水冷空压机监测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2. 空压机远程监测与智能联控系统总体设计 | 第19-26页 |
2.1 水冷空压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| 第19-22页 |
2.1.1 水冷空压机总体结构分析 | 第19-20页 |
2.1.2 水冷空压机工作原理 | 第20-22页 |
2.2 道清煤矿水冷空压机及冷却水泵布局 | 第22页 |
2.2.1 空压机房选址及布局要求 | 第22页 |
2.2.2 道清煤矿空压机房结构布局 | 第22页 |
2.3 数据监测与控制变量分析 | 第22-24页 |
2.4 监控系统总体结构 | 第24-25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3 系统硬件开发与研究 | 第26-37页 |
3.1 传感器设备选型 | 第26-32页 |
3.1.1 温度传感器选型 | 第26-28页 |
3.1.2 压力传感器选型 | 第28-29页 |
3.1.3 振动传感器选型 | 第29-30页 |
3.1.4 电参数采集模块选型 | 第30-32页 |
3.2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选型 | 第32-35页 |
3.2.1 CPU选型 | 第32-33页 |
3.2.2 开关量扩展模块选型 | 第33-34页 |
3.2.3 模拟量扩展模块选型 | 第34-35页 |
3.3 视频监控设备选型 | 第35-36页 |
3.3.1 视频监控设备选型 | 第35页 |
3.3.2 视频信号采集与传输设备选型 | 第35-3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4 水冷空压机监测系统人机界面开发 | 第37-46页 |
4.1 上位机组态开发软件 | 第37-38页 |
4.2 空压机监测系统组态界面 | 第38-40页 |
4.3 冷却水泵组态界面开发 | 第40-41页 |
4.4 现场控制柜人机界面 | 第41-4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5 数据交互与信号通讯系统 | 第46-57页 |
5.1 系统通讯网络结构框架 | 第46-47页 |
5.2 现场控制系统通讯设置 | 第47-50页 |
5.2.1 触摸屏与PLC从站通信 | 第47-49页 |
5.2.2 PLC与电参数采集模块通信 | 第49-50页 |
5.3 网络视频服务器通讯调试 | 第50-52页 |
5.4 上位机与下位机通讯及数据交互 | 第52-56页 |
5.5 多设备数据地址及匹配原则 | 第56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6 水冷空压机智能联动控制系统 | 第57-72页 |
6.1 空压机联动控制原理 | 第57-58页 |
6.2 水冷空压机智能联动控制系统 | 第58-60页 |
6.3 基于模糊PID的冷却水温与母管压力控制 | 第60-71页 |
6.3.1 PID控制理论 | 第60-62页 |
6.3.2 模糊PID控制器 | 第62-64页 |
6.3.3 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 | 第64-71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7.1 结论 | 第72-73页 |
7.2 展望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附录A 电参数采集核心程序 | 第78-83页 |
作者简历 | 第83-85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