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外交、国际关系论文--中国外交论文--对外关系论文--与各国政府的关系论文

李显龙执政以来的中国与新加坡关系(2004-2016)
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绪论第12-19页
    一、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问题的提出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研究意义第12页
    二、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与新加坡关系的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三、研究目标、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研究目标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研究框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四、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研究的难点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研究的创新点第18-19页
第一章 李显龙执政以前的中国与新加坡关系第19-25页
    第一节 建交前的中新关系(1965—1990)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建交前中新关系的发展状况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影响建交前中新关系的因素第20-22页
    第二节 建交后的中新关系(1990一2004)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中新建交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建交后中新关系的发展状况第22-25页
第二章 李显龙执政以来中国与新加坡关系的发展状况第25-37页
    第一节 政治关系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高层领导人互访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中新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第28-31页
    第二节 经济关系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中国与新加坡的经贸往来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金融合作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新加坡与中国各省市经贸交流与合作第34-35页
    第三节 防务、文化等领域的关系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防务关系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文化关系第36-37页
第三章 李显龙执政以来中新关系影响因素的分析第37-52页
    第一节 国际体系层面分析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积极因素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消极因素第39-41页
    第二节 国家层面分析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积极因素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消极因素第44-46页
    第三节 决策者个人层面分析第46-5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新加坡领导人的个人因素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中国领导人的个人因素第49-52页
第四章 中国与新加坡关系发展的机遇、挑战以及对策分析第52-57页
    第一节 中新关系发展的机遇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美国退出TPP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推进第53-54页
    第二节 中新关系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南海仲裁案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装甲车”事件第55-56页
    第三节 对策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对中国的和平崛起进行战略释疑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合理利用区域合作机制增强区域影响力第56-57页
结论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2页
致谢语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转型社区的养老服务研究--以昆明市Q社区为例
下一篇:民进党大陆政策及其对马英九政府发展两岸关系的影响分析(2008-201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