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前言 | 第11-21页 |
1.1 火龙果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1.1 火龙果的概况 | 第11页 |
1.1.2 火龙果品系及栽培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2页 |
1.1.3 火龙果病害相关研究进展 | 第12页 |
1.1.4 火龙果果实营养与功能相关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
1.1.5 火龙果非生物胁迫相关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1.2 植物干旱胁迫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2.1 干旱胁迫下的植物形态响应机制 | 第14-15页 |
1.2.2 干旱胁迫下的植物生理生化响应机制 | 第15页 |
1.2.3 植物干旱胁迫的组学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1.2.4 植物干旱胁迫的遗传与基因克隆研究进展 | 第16-17页 |
1.3 生物信息学的产生和发展 | 第17-18页 |
1.3.1 转录组学的研究进展 | 第17页 |
1.3.2 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内容和基本方法 | 第17页 |
1.3.3 转录组测序技术(RNA-Seq) | 第17-18页 |
1.3.4 无参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(DGE) | 第18页 |
1.4 荧光定量PCR技术(qRT-PCR) | 第18-19页 |
1.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、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9-21页 |
1.5.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5.2 本研究技术路线 | 第20-21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34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21-23页 |
2.1.1 遗传材料 | 第21页 |
2.1.2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1-22页 |
2.1.3 主要生化试剂 | 第22-23页 |
2.2 火龙果干旱胁迫下形态及相关生理指标测定 | 第23-26页 |
2.2.1 茎和根形态学观察 | 第23页 |
2.2.2 茎表面气孔的观察 | 第23页 |
2.2.3 MDA的测定 | 第23页 |
2.2.4 CAT活性的测定 | 第23-24页 |
2.2.5 SOD活性的测定 | 第24页 |
2.2.6 POD活性的测定 | 第24-25页 |
2.2.7 游离脯氨酸的提取与测定 | 第25页 |
2.2.8 可溶性糖提取与测定 | 第25-26页 |
2.2.9 可溶性蛋白提取与测定 | 第26页 |
2.3 火龙果的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26-29页 |
2.3.1 火龙果的转录组测序 | 第26-28页 |
2.3.2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分析 | 第28页 |
2.3.3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| 第28-29页 |
2.3.4 GO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 | 第29页 |
2.3.5 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 | 第29页 |
2.4 火龙果根和茎总RNA提取与检测 | 第29-30页 |
2.4.1 火龙果根和叶总RNA提取的器具准备 | 第29页 |
2.4.2 火龙果总RNA提取步骤 | 第29-30页 |
2.4.3 火龙果总RNA的质量检测 | 第30页 |
2.5 实时荧光定量PCR | 第30-32页 |
2.5.1 内参基因的筛选 | 第30页 |
2.5.2 qPCR引物设计 | 第30-31页 |
2.5.3 qRT-PCR验证基因表达情况 | 第31-32页 |
2.6 干旱胁迫相关基因的组织差异性表达分析 | 第32-34页 |
2.6.1 目的基因的筛选 | 第32-33页 |
2.6.2 筛选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33-34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4-80页 |
3.1 火龙果根和茎形态和生理指标分析 | 第34-38页 |
3.1.1 根和茎形态学比较分析 | 第35页 |
3.1.2 茎表面气孔的观察 | 第35-36页 |
3.1.3 茎生理指标比较分析 | 第36-38页 |
3.2 火龙果干旱胁迫转录组Denove组装结果分析 | 第38-47页 |
3.2.1 转录组组装结果 | 第38-41页 |
3.2.2 组装质量分析 | 第41-42页 |
3.2.3 Unigene在七大数据库的注释及分析 | 第42-47页 |
3.3 火龙果干旱胁迫无参数字基因表达谱测序结果 | 第47-70页 |
3.3.1 火龙果干旱胁迫的RNA-seq测序表达谱情况 | 第47-48页 |
3.3.2 不同处理下火龙果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| 第48-49页 |
3.3.3 大红火龙果不同处理下根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| 第49-63页 |
3.3.4 大红火龙果不同处理下茎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| 第63-66页 |
3.3.5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| 第66-70页 |
3.4 火龙果干旱胁迫代谢途径中重要基因的筛选及表达分析 | 第70-80页 |
3.4.1 干旱胁迫代谢途径中重要基因的筛选 | 第70-72页 |
3.4.2 干旱胁迫相关代谢通路中重要基因的qRT-PCR验证 | 第72-76页 |
3.4.3 筛选基因的组织差异性表达验证 | 第76-77页 |
3.4.4 Unigene69_All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77-80页 |
4 讨论 | 第80-85页 |
4.1 火龙果植株在不同处理下生理指标的差异变化分析 | 第80-81页 |
4.2 火龙果干旱胁迫下起到调节作用和保护功能的基因 | 第81-82页 |
4.3 火龙果干旱胁迫相关的代谢通路 | 第82-85页 |
4.3.1 干旱胁迫火龙果糖酵解和糖异生相关通路 | 第82-83页 |
4.3.2 干旱胁迫火龙果酪氨酸代谢相关通路 | 第83-85页 |
5 结论 | 第85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3页 |
附录 | 第93-94页 |
致谢 | 第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