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页 |
绪论 | 第10-20页 |
一、研究问题的缘起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(一)土家族影视创作研究综述 | 第11-12页 |
(二)土家族电影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(三)土家族纪录片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3-14页 |
三、关键概念界定 | 第14-17页 |
(一)土家族题材影视 | 第15页 |
(二)民俗 | 第15-16页 |
(三)影视民俗 | 第16-17页 |
四、选题创新点和难点 | 第17页 |
五、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7-20页 |
(一)人类学方法 | 第18页 |
(二)个案分析法 | 第18-19页 |
(三)内容分析法 | 第19-20页 |
第一章 土家族题材影视的发展历程述略 | 第20-26页 |
一、20世纪80年代—90年代:土家族影视的起步摸索期 | 第20-22页 |
二、2000年—2011年:土家族影视的稳定发展期 | 第22-23页 |
三、2012年至今:土家族影视的多元繁荣期 | 第23-26页 |
第二章 土家族题材影视中民俗影像的多样化呈现 | 第26-45页 |
一、物质生活民俗:传统文化的影像外化与内涵 | 第26-33页 |
(一)极具特色的民族服饰 | 第26-30页 |
(二)原汁原味的土家食俗 | 第30-31页 |
(三)别具一格的居住建筑 | 第31-32页 |
(四)愈渐发展的交通方式 | 第32-33页 |
二、社会生活民俗:土家族原生态生活的大图景 | 第33-37页 |
(一)社会组织的多样化荧幕形式 | 第34页 |
(二)丧葬仪式的另类化影像视角 | 第34-35页 |
(三)婚俗文化的生活化叙事表达 | 第35-37页 |
三、精神生活民俗:寓心理观念于形象的思维表达 | 第37-43页 |
(一)原始神秘的宗教信仰 | 第37-40页 |
(二)形态多样的民间音乐 | 第40-41页 |
(三)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 | 第41-43页 |
四、口承语言民俗:土家族程式化表达下的文化透视 | 第43-45页 |
第三章 土家族题材影视中民俗影像呈现方式探析 | 第45-49页 |
一、再现式呈现:人文景观的影像真实化记录 | 第45-46页 |
二、表现式呈现:延伸影像的解读与阐释空间 | 第46-47页 |
三、歪曲式呈现:艺术加工下的民俗影像重构 | 第47-49页 |
第四章 土家族纪录片《土家女儿哭嫁了》民俗呈现阐释 | 第49-58页 |
一、以原生态记录为主的内容表达 | 第49-54页 |
二、以再现式呈现为主的影像复制 | 第54-55页 |
三、以“他者”视角为主的文化审视 | 第55-58页 |
(一)文化阐释:传播民族文化的内涵外延 | 第55-56页 |
(二)文化认同:构建土家历史的集体记忆 | 第56-57页 |
(三)文化价值:承担保护传承的历史使命 | 第57-58页 |
第五章 土家族纪录片《土家女儿哭嫁了》创作阐述 | 第58-67页 |
一、纪录片《土家女儿哭嫁了》导演阐述 | 第58-63页 |
(一)纪录片拍摄内容 | 第58-59页 |
(二)纪录片主要人物 | 第59-60页 |
(三)纪录片重要场景 | 第60页 |
(四)纪录片叙事结构 | 第60-61页 |
(五)纪录片声音处理 | 第61-62页 |
(六)纪录片解说词设计 | 第62-63页 |
二、纪录片《土家女儿哭嫁了》摄像阐述 | 第63-65页 |
三、纪录片《土家女儿哭嫁了》剪辑阐述 | 第65-67页 |
结语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5页 |
一、著作文献 | 第68页 |
二、期刊文献 | 第68-73页 |
三、视听文献 | 第73-75页 |
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