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9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5页 |
1.1 纳米材料 | 第13-14页 |
1.1.1 纳米材料简介 | 第13页 |
1.1.2 纳米材料的应用 | 第13-14页 |
1.2 碳纳米材料 | 第14-18页 |
1.2.1 碳纳米材料简介 | 第14页 |
1.2.2 碳纳米管 | 第14-16页 |
1.2.3 石墨烯 | 第16-17页 |
1.2.4 其他的碳纳米材料 | 第17-18页 |
1.3 磁性纳米材料 | 第18-20页 |
1.3.1 磁性纳米材料的简介 | 第18-19页 |
1.3.2 磁性纳米材料的包覆 | 第19-20页 |
1.4 量子点 | 第20-22页 |
1.4.1 量子点简介 | 第20页 |
1.4.2 量子点的合成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4.3 量子点的应用 | 第21-22页 |
1.5 免疫分析 | 第22-23页 |
1.6 本文的研究思路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“糖葫芦”状MWCNTs-Fe_3O_4-C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电致发光应用研究 | 第25-41页 |
2.1 实验部分 | 第26-29页 |
2.1.1 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26-27页 |
2.1.2 Fe_3O_4-C复合材料的合成 | 第27页 |
2.1.3 MWCNTs-Fe_3O_4-C的合成 | 第27-28页 |
2.1.4 AuNPs-EGN的制备 | 第28页 |
2.1.6 二抗标记物的合成 | 第28-29页 |
2.1.7 传感器的构建和测定 | 第29页 |
2.2 结果与讨论 | 第29-36页 |
2.2.1 Fe_3O_4-C和MWCNTs-Fe_3O_4-C的表征 | 第29-34页 |
2.2.2 AuNPs-EGN的表征 | 第34-35页 |
2.2.3 传感器的的阻抗表征 | 第35-36页 |
2.3 条件选择 | 第36-37页 |
2.3.1 Fe_3O_4-C和MWCNTs-Fe_3O_4-C构建传感器的对比 | 第36-37页 |
2.3.2 测定条件的选择 | 第37页 |
2.4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| 第37-38页 |
2.5 选择性、重现性及稳定性 | 第38-39页 |
2.6 样品测定 | 第39-40页 |
2.7 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三章 Fe_3O_4-C-CNCs的制备及其在荧光传感器上的应用 | 第41-53页 |
3.1 实验部分 | 第42-45页 |
3.1.1 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42-43页 |
3.1.2 Fe_3O_4-C-CNCs复合材料的合成 | 第43页 |
3.1.3 荧光流通池的制备 | 第43-44页 |
3.1.4 Fe_3O_4-C-CNCs标记一抗的制备 | 第44页 |
3.1.5 Gox-SiO_2-Ab_2的制备 | 第44-45页 |
3.1.6 荧光传感器的构建和免疫测定 | 第45页 |
3.2 结果与讨论 | 第45-49页 |
3.2.1 Fe_3O_4-C-CNCs的表征 | 第45-47页 |
3.2.2 Fe_3O_4-C-CNCs-Ab_1的表征 | 第47-48页 |
3.2.3 Gox-SiO_2-Ab_2的表征 | 第48-49页 |
3.2.4 机理研究 | 第49页 |
3.3 缓冲溶液酸度的选择 | 第49-50页 |
3.4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| 第50页 |
3.5 重现性、选择性及稳定性 | 第50-51页 |
3.6 样品测定 | 第51-52页 |
3.7 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四章 Fe_3O_4-C-ZnO的制备及其在电致发光传感器上的应用 | 第53-65页 |
4.1 实验部分 | 第53-58页 |
4.1.1 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53-54页 |
4.1.2 Fe_3O_4-C-ZnO的制备 | 第54-55页 |
4.1.3 MWCNTs-AuNPs的制备 | 第55页 |
4.1.4 ECL流通池的制备 | 第55-56页 |
4.1.5 Fe_3O_4-C-ZnO标记一抗的制备 | 第56-57页 |
4.1.6 GOx-MWCNTs-AuNPs-Ab_2的制备 | 第57页 |
4.1.7 ECL传感器的构建 | 第57-58页 |
4.2 结果与讨论 | 第58-62页 |
4.2.1 Fe_3O_4-C-ZnO的表征 | 第58-59页 |
4.2.2 MWCNTs-AuNPs的表征 | 第59-60页 |
4.2.3 对免疫传感器性能的研究 | 第60-61页 |
4.2.4 机理的探讨 | 第61-62页 |
4.3 测定条件的选择 | 第62页 |
4.4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| 第62-63页 |
4.5 重现性和选择性测定 | 第63-64页 |
4.6 样品测定 | 第64页 |
4.7 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五章 基于GO-ZnO和“山药豆”状AgNPs的局域离子体共振作用的荧光DNA传感器的构建 | 第65-75页 |
5.1 实验部分 | 第65-69页 |
5.1.1 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65-67页 |
5.1.2 GO-ZnO的制备 | 第67页 |
5.1.3 AgNPs的制备 | 第67页 |
5.1.4 AgNPs-S3的制备 | 第67-68页 |
5.1.5 DNA的构建和目标DNA的测定 | 第68-69页 |
5.2 结果与讨论 | 第69-72页 |
5.2.1 GO-ZnO的表征 | 第69-70页 |
5.2.2 AgNPs的表征 | 第70-71页 |
5.2.3 DNA传感器性能研究 | 第71-72页 |
5.3 缓冲溶液酸度的选择 | 第72页 |
5.4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| 第72-73页 |
5.5 重现性、选择性及稳定性 | 第73-74页 |
5.6 样品测定 | 第74页 |
5.7 小结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5页 |
附录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