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7页 |
1.1 双亲水嵌段共聚物 | 第13-17页 |
1.1.1 双亲水嵌段共聚物概述 | 第13-14页 |
1.1.2 双亲水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| 第14-17页 |
1.2 双亲水嵌段共聚物胶束自组装 | 第17-22页 |
1.2.1 胶束自组装概述 | 第17-19页 |
1.2.2 胶束自组装影响因素 | 第19页 |
1.2.3 聚合物胶束自组装的表征 | 第19-22页 |
1.3 含糖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| 第22-25页 |
1.3.1 含糖聚合物应用研究 | 第22-24页 |
1.3.2 温敏双亲水含糖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研究 | 第24-25页 |
1.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,内容和创新点 | 第25-27页 |
1.4.1 研究目的 | 第25-26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26页 |
1.4.3 研究创新点 | 第26-27页 |
第二章 半乳糖功能化温敏双亲水嵌段聚合物的制备 | 第27-37页 |
2.1 引言 | 第27页 |
2.2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27-29页 |
2.3 实验内容 | 第29-32页 |
2.3.1 半乳糖单体的合成 | 第29-30页 |
2.3.2 RAFT法制备温敏双亲水含糖嵌段聚合物 | 第30-32页 |
2.3.3 红外光谱(FT-IR)表征 | 第32页 |
2.3.4 核磁共振氢谱(~1H NMR)表征 | 第32页 |
2.3.5 凝胶渗透色谱(GPC)分析 | 第32页 |
2.4 实验结果及讨论 | 第32-36页 |
2.4.1 红外光谱分析 | 第32-33页 |
2.4.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| 第33-35页 |
2.4.3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| 第35-36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温敏双亲水含糖嵌段共聚物温敏自组装动力学研究 | 第37-56页 |
3.1 引言 | 第37页 |
3.2 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37-38页 |
3.3 实验内容 | 第38-40页 |
3.3.1 温敏双亲水含糖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制备 | 第38页 |
3.3.2 低临界溶解温度(LCST)测定 | 第38-39页 |
3.3.3 动静态光散射测试 | 第39-40页 |
3.3.4 临界胶束浓度(CMC)测定 | 第40页 |
3.3.5 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表征 | 第40页 |
3.4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0-54页 |
3.4.1 温敏性研究 | 第40-42页 |
3.4.2 PDEGMA-b-POVNGal-1温敏自组装动力学研究 | 第42-50页 |
3.4.3 POVNGal嵌段比例对胶束化及LCST温敏转变的影响 | 第50-5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第四章 半乳糖功能化温敏双亲水嵌段共聚物的生物活性 | 第56-65页 |
4.1 引言 | 第56页 |
4.2 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56-57页 |
4.3 实验部分 | 第57-59页 |
4.3.1 温敏聚合物胶束与凝集素的识别 | 第57-58页 |
4.3.2 细胞毒性测试 | 第58页 |
4.3.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试 | 第58-59页 |
4.3.4 流式细胞仪测试 | 第59页 |
4.4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59-64页 |
4.4.1 凝集素特异性识别研究 | 第59-60页 |
4.4.2 细胞相容性研究 | 第60-61页 |
4.4.3 聚合物识别凝集素后对细胞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4.4.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 | 第62-63页 |
4.4.5 流式细胞仪结果 | 第63-64页 |
4.5 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5.1 全文总结 | 第65-66页 |
5.2 展望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5页 |
硕士期间学术论文和专利申请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