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1页 |
1.1 活性污泥及处理处置技术 | 第12-14页 |
1.1.1 末端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| 第12-14页 |
1.2 源头污泥减量化技术 | 第14-15页 |
1.3 金属离子对活性污泥的影响 | 第15-19页 |
1.3.1 金属离子与活性污泥活性 | 第15-16页 |
1.3.2 金属离子与活性污泥沉降性 | 第16页 |
1.3.3 金属离子与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(EPS) | 第16-18页 |
1.3.4 氯化铝、氯化镁对活性污泥的影响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4 金属离子作用下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 | 第19-20页 |
1.5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| 第20-21页 |
1.5.1 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1.5.2 本文创新点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1-30页 |
2.1 实验材料与实验设计 | 第21-24页 |
2.1.1 接种污泥与实验废水 | 第21页 |
2.1.2 实验装置 | 第21-22页 |
2.1.3 工艺流程及说明 | 第22页 |
2.1.4 实验中参数的测定方法及实验仪器 | 第22-23页 |
2.1.5 实验试剂 | 第23-24页 |
2.2 实验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| 第24-30页 |
2.2.1 MLSS、MLVSS、SVI的测定方法 | 第24-25页 |
2.2.2 COD的测定方法 | 第25页 |
2.2.3 活性污泥量的增长速率ν_q的测定 | 第25页 |
2.2.4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生长速率ν_m的测定 | 第25-26页 |
2.2.5 Yobs的测定方法 | 第26页 |
2.2.6 EPS的测定方法 | 第26-28页 |
2.2.7 高通量测序的测定方法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氯化镁对活性污泥生长特性的影响 | 第30-40页 |
3.1 MgCl_2对活性污泥体系中MLSS、MLVSS、Y_(obs)的影响 | 第30-34页 |
3.2 MgCl_2对活性污泥体系中SV_(30)、SVI、EPS的影响 | 第34-37页 |
3.3 MgCl_2对活性污泥体系中COD去除率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4章 氯化铝对活性污泥生长特性的影响 | 第40-50页 |
4.1 AlCl_3对活性污泥体系中MLSS、MLVSS、Y_(obs)的影响 | 第40-44页 |
4.2 AlCl_3对活性污泥体系中SV_(30)、SVI、EPS的影响 | 第44-48页 |
4.3 AlCl_3对活性污泥体系中COD去除率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5章 氯化铝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| 第50-61页 |
5.1 活性污泥中细菌菌群α多样性分析(Alpha Diversity) | 第50-53页 |
5.1.1 多样性指数 | 第50-51页 |
5.1.2 样品代表性—稀释曲线 | 第51-52页 |
5.1.3 组间差异—OTU维恩图 | 第52-53页 |
5.2 活性污泥中细菌菌群分类组成分析 | 第53-58页 |
5.3 活性污泥多样本β比较分析(Beta Diversity) | 第58-6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结论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