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施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1.2.3 工作流技术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4 论文结构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系统相关技术概述 | 第17-22页 |
2.1 工作流引擎 | 第17-18页 |
2.1.1 工作流引擎概述 | 第17页 |
2.1.2 工作流引擎体系结构 | 第17-18页 |
2.2 系统开发技术概述 | 第18-20页 |
2.2.1 J2EE概述 | 第18-19页 |
2.2.2 JDBC概述 | 第19-20页 |
2.3 软件工程方法 | 第20-21页 |
2.3.1 软件技术概念 | 第20-21页 |
2.3.2 建模工具概述 | 第21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| 第22-38页 |
3.1 系统需求分析 | 第22-26页 |
3.1.1 功能性需求 | 第22-26页 |
3.1.2 非功能性需求 | 第26页 |
3.2 系统总体设计 | 第26-29页 |
3.2.1 系统架构设计 | 第26-27页 |
3.2.2 功能模块设计 | 第27-29页 |
3.3 系统详细设计 | 第29-33页 |
3.3.1 业务时序设计 | 第29-31页 |
3.3.2 拓扑结构设计 | 第31-32页 |
3.3.3 系统界面设计 | 第32-33页 |
3.4 系统数据库设计 | 第33-37页 |
3.4.1 ER图设计 | 第33-34页 |
3.4.2 逻辑结构设计 | 第34-36页 |
3.4.3 备份机制设计 | 第36-37页 |
3.5 本章小节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工作流引擎的设计与实现 | 第38-49页 |
4.1 工作流引擎设计 | 第38-42页 |
4.1.1 体系结构设计 | 第38-39页 |
4.1.2 框架设计 | 第39-40页 |
4.1.3 接口设计 | 第40页 |
4.1.4 数据库设计 | 第40-42页 |
4.2 工作流调度策略设计 | 第42-44页 |
4.2.1 任务模型 | 第42页 |
4.2.2 调度策略 | 第42-43页 |
4.2.3 调度流程 | 第43-44页 |
4.3 工作流引擎实现 | 第44-47页 |
4.3.1 启动工作流 | 第44-45页 |
4.3.2 创建工作流 | 第45-46页 |
4.3.3 启动后续活动 | 第46-47页 |
4.4 工作流技术难点解决 | 第47-48页 |
4.4.1 XML解析器 | 第47页 |
4.4.2 双缓冲区 | 第47-4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5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| 第49-62页 |
5.1 开发平台 | 第49页 |
5.2 系统配置 | 第49-50页 |
5.2.1 业务逻辑层 | 第49页 |
5.2.2 数据链接池 | 第49-50页 |
5.3 基于决策树的预测模型实现 | 第50-54页 |
5.3.1 决策树概述 | 第50-51页 |
5.3.2 样本提取 | 第51页 |
5.3.3 构建分类器 | 第51-52页 |
5.3.4 决策树生成 | 第52-53页 |
5.3.5 预测模型实现 | 第53-54页 |
5.4 系统应用层实现 | 第54-59页 |
5.4.1 系统登录 | 第54-55页 |
5.4.2 项目管理 | 第55-56页 |
5.4.3 施工进度 | 第56-57页 |
5.4.4 施工事故 | 第57-58页 |
5.4.5 施工进度横道图 | 第58-59页 |
5.5 系统测试 | 第59-61页 |
5.5.1 测试方法 | 第59页 |
5.5.2 功能测试 | 第59-61页 |
5.6 本章小节 | 第61-62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6.1 结论 | 第62页 |
6.2 展望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