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引言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文献研究 | 第15-28页 |
1.1 地龙化学成分的研究 | 第15-17页 |
1.1.1 蛋白质及多肽 | 第15页 |
1.1.2 氨基酸 | 第15-16页 |
1.1.3 脂肪酸 | 第16页 |
1.1.4 无机元素 | 第16页 |
1.1.5 其它成分 | 第16-17页 |
1.2 地龙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 | 第17-25页 |
1.2.1 平喘 | 第17-18页 |
1.2.2 通络 | 第18-20页 |
1.2.3 定惊 | 第20页 |
1.2.4 利尿 | 第20-21页 |
1.2.5 抗阿尔兹海默症 | 第21页 |
1.2.6 抗菌 | 第21-23页 |
1.2.7 抗炎 | 第23页 |
1.2.8 抗癌 | 第23页 |
1.2.9 调节免疫 | 第23-24页 |
1.2.10 心血管保护 | 第24页 |
1.2.11 抗氧化 | 第24页 |
1.2.12 其它作用 | 第24-25页 |
1.3 文献研究小结 | 第25-28页 |
1.3.1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 | 第25-26页 |
1.3.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6页 |
1.3.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26-28页 |
第二章 广地龙水煎液对小鼠哮喘模型的抗炎、平喘作用及其与NF-κB信号通路的关系 | 第28-60页 |
2.1 引言 | 第28页 |
2.2 材料与方法 | 第28-37页 |
2.2.1 实验试剂和仪器 | 第28-30页 |
2.2.2 广地龙水煎液的制备及其特征图谱的建立 | 第30-31页 |
2.2.3 实验小鼠的饲养 | 第31页 |
2.2.4 哮喘模型的建立及给药 | 第31页 |
2.2.5 气道高反应性测定 | 第31-32页 |
2.2.6 血清的采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 | 第32页 |
2.2.7 细胞因子和IgE的测定 | 第32-34页 |
2.2.8 肺组织IL-4、IL-5、IL-13 mRNA相对含量的测定 | 第34-35页 |
2.2.9 肺组织NF-κB相对表达量的测定 | 第35-36页 |
2.2.10 组织病理学检查 | 第36-37页 |
2.2.11 统计学分析 | 第37页 |
2.3 实验结果 | 第37-56页 |
2.3.1 广地龙药水煎液HPLC特征图谱的建立 | 第37页 |
2.3.2 广地龙水煎液对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 | 第37-39页 |
2.3.3 广地龙水煎液对哮喘小鼠炎症细胞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2.3.4 广地龙水煎液对哮喘小鼠细胞因子和IgE的影响 | 第40-44页 |
2.3.5 广地龙水煎液对哮喘小鼠细胞因子mRNA的影响 | 第44-49页 |
2.3.6 广地龙水煎液对哮喘小鼠肺组织NF-κB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2.3.7 组织病理学检查 | 第51-55页 |
2.3.8 可能毒性的检查 | 第55-56页 |
2.4 小结与讨论 | 第56-60页 |
第三章 广地龙对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 264.7炎症模型的作用 | 第60-93页 |
3.1 引言 | 第60-61页 |
3.2 材料与方法 | 第61-66页 |
3.2.1 实验试剂和仪器 | 第61-62页 |
3.2.2 广地龙水煎液和除蛋白水煎液的制备 | 第62页 |
3.2.3 RAW 264.7细胞的培养 | 第62-63页 |
3.2.4 细胞活力检测 | 第63页 |
3.2.5 炎症介质NO的测定 | 第63页 |
3.2.6 炎症介质PGE2、TNF-α以及炎症因子IL-1β、IL-6的测定 | 第63-64页 |
3.2.7 炎症参与蛋白iNOS、COX-2的相对生成量测定 | 第64-65页 |
3.2.8 iNOS和COX-2 mRNA相对含量测定 | 第65-66页 |
3.2.9 NF-κB和Iκ-B的相对含量测定 | 第66页 |
3.2.10 统计学分析 | 第66页 |
3.3 实验结果 | 第66-90页 |
3.3.1 广地龙水煎液和除蛋白水煎液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| 第66-72页 |
3.3.2 广地龙水煎液和除蛋白水煎液对炎症介质NO的影响 | 第72-73页 |
3.3.3 广地龙水煎液和除蛋白水煎液对PGE2、TNF-α、IL-1β、IL-6的影响 | 第73-78页 |
3.3.4 广地龙除蛋白水煎液对iNOS、COX-2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| 第78-81页 |
3.3.5 广地龙除蛋白水煎液对iNOS和COX-2 mRNA相对含量的影响 | 第81-85页 |
3.3.6 广地龙除蛋白水煎液对IκB降解和NF-κB核易位的影响 | 第85-90页 |
3.4 小结与讨论 | 第90-93页 |
第四章 全文总结 | 第93-95页 |
4.1 实验总结 | 第93-94页 |
4.2 创新之处 | 第94页 |
4.3 研究展望 | 第94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111页 |
附录 缩略词表 | 第111-113页 |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| 第113-114页 |
致谢 | 第114-116页 |
统计学审核证明 | 第11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