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9-13页 |
Abstract | 第13-16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7-39页 |
1.1 土壤铝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| 第17-21页 |
1.1.1 酸性土壤中铝的形态及其活化 | 第17-18页 |
1.1.2 土壤铝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1.1.3 土壤铝胁迫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1.1.4 土壤铝胁迫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| 第20页 |
1.1.5 土壤铝胁迫对植物矿质营养代谢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1.2 植物的耐铝机制 | 第21-26页 |
1.2.1 植物耐铝的外部排斥机制 | 第21-24页 |
1.2.2 植物耐铝的内部耐受机制 | 第24-26页 |
1.3 植物根系分泌特性 | 第26-31页 |
1.3.1 根系分泌物及根际 | 第26-27页 |
1.3.2 根系分泌物的组成 | 第27-28页 |
1.3.3 根系分泌物研究方法 | 第28-30页 |
1.3.4 影响根系分泌物的因素 | 第30-31页 |
1.4 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环境生态效应 | 第31-35页 |
1.4.1 根系分泌物对土壤铝形态的影响 | 第32页 |
1.4.2 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1.4.3 根系分泌物对土壤物质周转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1.4.4 根系分泌物对土壤有机污染物降解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1.5 有机酸缓解植物铝毒机制 | 第35-39页 |
1.5.1 铝胁迫下有机酸分泌模式 | 第35页 |
1.5.2 有机酸分泌与内部代谢的关系 | 第35-36页 |
1.5.3 有机酸分泌与植物的耐铝性 | 第36-37页 |
1.5.4 有机酸缓解植物铝毒机制 | 第37-39页 |
第2章 绪论 | 第39-47页 |
2.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39-40页 |
2.2 选题依据 | 第40-43页 |
2.3 研究目标 | 第43页 |
2.4 研究内容 | 第43-45页 |
2.5 技术路线 | 第45-47页 |
第3章 Al~(3+)胁迫下马尾松根系分泌特性 | 第47-59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48-53页 |
3.1.1 材料来源 | 第48页 |
3.1.2 试验材料培养 | 第48页 |
3.1.3 实验设计 | 第48-49页 |
3.1.4 试验方法 | 第49-52页 |
3.1.5 仪器与设备 | 第52-53页 |
3.1.6 数据处理 | 第53页 |
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53-56页 |
3.2.1 外源Al~(3+)处理对马尾松根系分泌物pH的影响 | 第53页 |
3.2.2 外源Al~(3+)处理对马尾松根系分泌总有机酸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3.2.3 外源Al~(3+)处理对马尾松根系分泌蛋白质的影响 | 第54页 |
3.2.4 外源Al~(3+)处理对马尾松根系分泌氨基酸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3.2.5 外源Al~(3+)处理对马尾松根系分泌总酚的影响 | 第55页 |
3.2.6 外源Al~(3+)处理对马尾松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3.3 讨论 | 第56-57页 |
3.4 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4章 酸铝环境下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对土壤铝形态的调控 | 第59-73页 |
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59-62页 |
4.1.1 材料来源 | 第59-60页 |
4.1.2 根系分泌物收集 | 第60页 |
4.1.3 试验设计 | 第60-61页 |
4.1.4 测定方法 | 第61-62页 |
4.1.5 数据分析 | 第62页 |
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62-70页 |
4.2.1 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对土壤CaCl_2可溶性铝的调控 | 第62-63页 |
4.2.2 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对土壤有机态络合铝的调控 | 第63-64页 |
4.2.3 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交换性铝的调控 | 第64-65页 |
4.2.4 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单聚体羟基铝的调控 | 第65-66页 |
4.2.5 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对土壤酸溶无机铝的调控 | 第66-67页 |
4.2.6 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对土壤腐殖酸铝的调控 | 第67-68页 |
4.2.7 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可提取铝总量的调控 | 第68-69页 |
4.2.8 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对土壤铝形态分布的调控 | 第69-70页 |
4.3 讨论 | 第70-72页 |
4.4 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5章 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对酸铝土壤微生态的调控 | 第73-99页 |
5.1 材料与方法 | 第74-78页 |
5.1.1 材料来源 | 第74页 |
5.1.2 根系分泌物收集 | 第74页 |
5.1.3 试验设计 | 第74-75页 |
5.1.4 试验方法 | 第75-78页 |
5.2 结果与分析 | 第78-93页 |
5.2.1 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对酸铝土壤微生物的调控 | 第78-86页 |
5.2.2 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对酸铝土壤酶活性的调控 | 第86-92页 |
5.2.3 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对酸铝土壤基础呼吸的调控 | 第92-93页 |
5.3 讨论 | 第93-97页 |
5.4 小结 | 第97-99页 |
第6章 酸铝环境下有机酸对马尾松根系的影响 | 第99-127页 |
6.1 材料与方法 | 第99-106页 |
6.1.1 供试植物来源与培养 | 第99页 |
6.1.2 供试有机酸 | 第99-100页 |
6.1.3 试验设计 | 第100页 |
6.1.4 主要试验仪器 | 第100-101页 |
6.1.5 测定方法 | 第101-106页 |
6.1.6 数据分析 | 第106页 |
6.2 结果与分析 | 第106-121页 |
6.2.1 酸铝环境下有机酸对马尾松根系生长的调控 | 第106-110页 |
6.2.2 酸铝环境下有机酸对马尾松根系活力的调控 | 第110-111页 |
6.2.3 酸铝环境下有机酸对马尾松根系生理特性的调控 | 第111-121页 |
6.3 讨论 | 第121-126页 |
6.4 小结 | 第126-127页 |
第7章 酸铝环境下有机酸对马尾松根尖生理生化特性的调控 | 第127-147页 |
7.1 材料与方法 | 第128-135页 |
7.1.1 供试植物来源与培养 | 第128页 |
7.1.2 试验设计 | 第128-129页 |
7.1.3 仪器与设备 | 第129页 |
7.1.4 试验方法 | 第129-134页 |
7.1.5 数据处理 | 第134-135页 |
7.2 结果与分析 | 第135-142页 |
7.2.1 酸铝环境下有机酸对马尾松根尖细胞壁中多糖组分的调控 | 第135-138页 |
7.2.2 酸铝环境下有机酸对马尾松根尖氧化特性的调控 | 第138-139页 |
7.2.3 酸铝环境下有机酸对马尾松根尖酶活性的调控 | 第139-142页 |
7.3 讨论 | 第142-145页 |
7.4 小结 | 第145-147页 |
第8章 有机酸对马尾松植株铝吸收与运输的调控 | 第147-157页 |
8.1 材料与方法 | 第147-149页 |
8.1.1 供试材料培养 | 第147页 |
8.1.2 供试有机酸 | 第147页 |
8.1.3 试验设计 | 第147-148页 |
8.1.4 试验材料处理 | 第148页 |
8.1.5 试验方法 | 第148-149页 |
8.1.6 主要试验仪器 | 第149页 |
8.1.7 数据分析 | 第149页 |
8.2 结果与分析 | 第149-153页 |
8.2.1 Al~(3+)胁迫下有机酸对马尾松根尖铝吸收的调控 | 第149-150页 |
8.2.2 Al~(3+)胁迫下有机酸对马尾松植株铝分布的调控 | 第150-152页 |
8.2.3 Al~(3+)胁迫下有机酸对马尾松植株铝迁移系数的调控 | 第152-153页 |
8.3 讨论 | 第153-154页 |
8.4 小结 | 第154-157页 |
第9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57-161页 |
9.1 结论 | 第157-159页 |
9.2 创新点 | 第159页 |
9.3 展望 | 第159-1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1-187页 |
附录 | 第187-189页 |
致谢 | 第189-191页 |
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项目 | 第191-1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