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药学论文--中药化学论文

铁皮石斛化学成分及抗氧化、降血压活性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铁皮石斛研究概况第10-23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0-11页
    1.2 铁皮石斛研究现状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铁皮石斛人工栽培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铁皮石斛多糖及多糖提取研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铁皮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第14-16页
    1.3 铁皮石斛的药理学研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机体免疫力调节能力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降血糖作用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抗肿瘤作用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抗氧化作用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其他药理作用第17-18页
    1.4 铁皮石斛应用及产品开发第18页
    1.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9-23页
第2章 铁皮石斛化学成分的提取、分离和结构鉴定第23-48页
    2.1 主要仪器、试剂及材料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主要仪器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试剂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材料第23页
    2.2 铁皮石斛化学成分的提取第23-24页
    2.3 铁皮石斛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纯化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乙酸乙酯部分化学成分分离、纯化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正丁醇部分化学成分的分离、纯化第27-29页
    2.4 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29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化合物的理化数据第39-44页
    2.5 结果与讨论第44-46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46-48页
第3章 铁皮石斛多糖及单糖含量测定第48-56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48页
    3.2 主要仪器、试剂与原料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主要仪器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试剂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原料第49页
    3.3 多糖含量测定实验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多糖的提取和制备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葡萄糖对照品的配制及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样品测定第49页
    3.4 多糖含量实验结果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标准曲线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样品含量第50页
    3.5 甘露糖及葡萄糖含量测定实验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色谱条件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内标和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供试品的制备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校正因子和样品的测定第51-52页
    3.6 实验结果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校正因子的确定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样品含量的测定第52-53页
    3.7 实验结果讨论第53-55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55-56页
第4章 铁皮石斛各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第56-61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56页
    4.2 材料、主要仪器与试剂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原材料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主要仪器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试剂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样品及BHT溶液配制第56-57页
    4.3 实验方法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·O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还原能力的测定第57-58页
    4.4 结果与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铁皮石斛各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铁皮石斛各提取物对·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铁皮石斛各提取物及BHT的还原能力第59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59-60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60-61页
第5章 铁皮石斛提取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活性研究第61-67页
    5.1 材料与试剂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原料第61页
    5.2 仪器与主要试剂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仪器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试剂第61页
    5.3 方法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实验原理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溶液配制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样品的制备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马尿酸含量测定第63页
    5.4 方法验证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马尿酸标准曲线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精密度实验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重复性实验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回收率实验第64页
    5.5 供试品ACE抑制活性的测定第64-65页
    5.6 结果讨论第65-66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66-67页
附录 化合物结构鉴定谱图第67-99页
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9-100页
致谢第100-101页

论文共10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药浸膏粉体吸湿性及其表面改性技术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罗汉果醇及其衍生物的抗癌活性及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