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盘江梯级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环境评价
摘要 | 第7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8页 |
1.1 浮游植物研究及现状 | 第15-22页 |
1.1.1 浮游植物概述 | 第15-16页 |
1.1.2 浮游植物功能群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1.3 影响浮游植物的关键因子 | 第18-21页 |
1.1.4 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研究现状 | 第21-22页 |
1.2 水环境评价方法综述 | 第22-24页 |
1.2.1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| 第22-23页 |
1.2.2 水环境营养状态评价方法 | 第23-24页 |
1.3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24-25页 |
1.3.1 研究背景 | 第24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24-25页 |
1.3.3 研究意义 | 第25页 |
1.4 本研究的创新特色 | 第25-27页 |
1.5 技术路线 | 第27-28页 |
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| 第28-35页 |
2.1 水库概况 | 第28-29页 |
2.2 采样时间和采样点的设置 | 第29-30页 |
2.3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| 第30-32页 |
2.3.1 理化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| 第30-31页 |
2.3.2 浮游植物定性样品采集与分析 | 第31页 |
2.3.3 浮游植物定量样品采集与分析 | 第31-32页 |
2.4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| 第32-35页 |
2.4.1 浮游植物优势度 | 第32页 |
2.4.2 浮游植物多样性分析 | 第32页 |
2.4.3 单因子污染指数计算 | 第32-33页 |
2.4.4 综合污染指数计算 | 第33页 |
2.4.5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计算 | 第33-34页 |
2.4.6 统计分析与作图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 北盘江梯级水库水环境特征 | 第35-50页 |
3.1 引言 | 第35页 |
3.2 结果 | 第35-46页 |
3.2.1 物理因子 | 第35-38页 |
3.2.2 化学因子 | 第38-45页 |
3.2.3 叶绿素a含量(Chl.a) | 第45-46页 |
3.3 讨论 | 第46-49页 |
3.3.1 物理参数的差异 | 第46-47页 |
3.3.2 化学参数的差异 | 第47-48页 |
3.3.3 叶绿素a与环境指标的关系 | 第48-4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四章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| 第50-60页 |
4.1 引言 | 第50页 |
4.2 结果 | 第50-57页 |
4.2.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| 第50页 |
4.2.2 浮游植物密度 | 第50-53页 |
4.2.3 浮游植物的优势种 | 第53-54页 |
4.2.4 浮游植物多样性 | 第54-57页 |
4.3 讨论 | 第57-5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五章 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及其对水质的响应 | 第60-67页 |
5.1 引言 | 第60页 |
5.2 结果 | 第60-64页 |
5.2.1 功能群种类组成 | 第60-61页 |
5.2.2 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的RDA分析 | 第61-64页 |
5.3 讨论 | 第64-66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六章 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| 第67-70页 |
6.1 引言 | 第67页 |
6.2 结果 | 第67-69页 |
6.2.1 水环境污染状况评价 | 第67-68页 |
6.2.2 水环境营养状态评价 | 第68-69页 |
6.3 讨论 | 第69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7.1 主要结果 | 第70-71页 |
7.2 进一步研究建议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7页 |
附录1 北盘江梯级水库浮游植物名录 | 第77-86页 |
附录2 部分浮游植物照片及野外采样、室内实验照片 | 第86-91页 |
附录3 研究生期间参加科研、发表论文状况 | 第91-92页 |
致谢 | 第92-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