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用警戒雷达系统建模仿真与性能评估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符号对照表 | 第12-13页 |
缩略语对照表 | 第13-1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7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状况 | 第18-19页 |
1.3 本文主要内容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海用警戒雷达仿真系统的方案设计 | 第21-27页 |
2.1 海用警戒雷达的任务 | 第21页 |
2.2 海用警戒雷达仿真系统的工作模式 | 第21-23页 |
2.3 海用警戒雷达仿真系统的结构框架设计 | 第23-25页 |
2.4 海用警戒雷达模型库 | 第25-26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海用警戒雷达仿真系统模型库的建立 | 第27-57页 |
3.1 功能模型的搭建方法 | 第27-33页 |
3.1.1 VS2005平台上雷达仿真模块的搭建 | 第27-29页 |
3.1.2 图形化建模平台上雷达仿真模块的搭建 | 第29-33页 |
3.2 发射信号模型 | 第33-35页 |
3.2.1 线性调频信号 | 第33-34页 |
3.2.2 非线性调频信号 | 第34-35页 |
3.2.3 单频脉冲信号 | 第35页 |
3.2.4 相位编码信号 | 第35页 |
3.3 雷达环境模型 | 第35-41页 |
3.3.1 目标回波模型 | 第35-37页 |
3.3.2 杂波模型 | 第37-40页 |
3.3.3 干扰模型 | 第40-41页 |
3.4 接收机模型 | 第41-44页 |
3.4.1 接收机噪声 | 第42页 |
3.4.2 带通滤波器 | 第42页 |
3.4.3 近程增益控制 | 第42-43页 |
3.4.4 线性放大与对数放大 | 第43页 |
3.4.5 正交双通道解调 | 第43-44页 |
3.5 信号处理模型 | 第44-52页 |
3.5.2 旁瓣相消 | 第45-46页 |
3.5.3 脉冲压缩 | 第46-47页 |
3.5.4 动目标显示(MTI) | 第47-48页 |
3.5.5 动目标检测(MTD) | 第48-49页 |
3.5.6 恒虚警检测(CFAR) | 第49-50页 |
3.5.7 距离/角度/速度测量 | 第50-52页 |
3.6 数据处理模型 | 第52-56页 |
3.6.1 航迹管理 | 第52-54页 |
3.6.2 解多普勒(速度)模糊 | 第54-56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四章 海用警戒雷达仿真系统的建立及结果分析 | 第57-71页 |
4.1 海用警戒雷达仿真系统的搭建 | 第57-61页 |
4.1.1 VS2005平台上雷达系统的搭建 | 第57-59页 |
4.1.2 图形化建模软件平台上雷达系统的搭建 | 第59-61页 |
4.2 海用警戒雷达系统仿真参数设置 | 第61-62页 |
4.3 海用警戒雷达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 | 第62-70页 |
4.3.1 长脉冲相参工作模式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| 第62-65页 |
4.3.2 短脉冲非相参工作模式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| 第65-67页 |
4.3.3 显控平台仿真结果及分析 | 第67-7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五章 海用警戒雷达性能评估分析 | 第71-85页 |
5.1 无干扰条件下的性能评估 | 第71-81页 |
5.1.1 测量精度分析 | 第71-78页 |
5.1.2 无干扰条件下的检测性能分析 | 第78-80页 |
5.1.3 雷达信号处理的改善因子分析 | 第80-81页 |
5.2 干扰条件下的性能评估 | 第81-84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84-85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5-87页 |
6.1 总结 | 第85页 |
6.2 展望 | 第85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89页 |
致谢 | 第89-9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91-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