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研究--以长沙市湘江风光带为例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2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1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3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1-15页 |
·国外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4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5页 |
5 小结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理论基础 | 第16-22页 |
1 相关概念 | 第16-18页 |
·城市滨水区 | 第16页 |
·植物景观设计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范畴界定 | 第17-18页 |
2 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依据 | 第18-19页 |
·园林美学 | 第18页 |
·景观生态学 | 第18-19页 |
·环境心理学 | 第19页 |
3 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| 第19-21页 |
·艺术性原则 | 第19-20页 |
·形式美 | 第19页 |
·季相美 | 第19页 |
·意境美 | 第19-20页 |
·生态性原则 | 第20页 |
·地域性原则 | 第20-21页 |
4 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| 第22-35页 |
1 滨水植物构景要素 | 第22-23页 |
·植物的形态 | 第22页 |
·植物的色彩 | 第22-23页 |
·植物的质感 | 第23页 |
2 滨水植物景观空间构成 | 第23-28页 |
·空间构景要素 | 第24-25页 |
·空间形态要素 | 第25-27页 |
·空间构图形式 | 第27-28页 |
3 滨水植物景观配置方式 | 第28-29页 |
·按配置的平面布局分 | 第28-29页 |
·按配置的种植形式分 | 第29页 |
4 滨水植物景观群落结构 | 第29-34页 |
·植被群落类型 | 第29-31页 |
·植物景观类型 | 第31-32页 |
·植物种类选择 | 第32-34页 |
5 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长沙市湘江风光带植物景观现状调查与分析 | 第35-56页 |
1 长沙市概况 | 第35-36页 |
·地理位置 | 第35页 |
·气候特征 | 第35页 |
·水文特点 | 第35页 |
·历史文化 | 第35-36页 |
·行政区域 | 第36页 |
2 湘江风光带概况 | 第36-37页 |
·自然条件 | 第36页 |
·建设背景 | 第36-37页 |
·景观特点 | 第37页 |
3 湘江风光带景观现状调查与分析 | 第37-52页 |
·调查范围与调查内容 | 第37-38页 |
·调查范围 | 第37-38页 |
·调查内容 | 第38页 |
·游人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| 第38-42页 |
·调查方法与调查对象 | 第38-39页 |
·调查结果分析 | 第39-41页 |
·主要存在问题及建议 | 第41-42页 |
·滨水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| 第42-52页 |
·主要植物种类 | 第42-45页 |
·主要植物群落 | 第45-48页 |
·滨水植物景观特点 | 第48-51页 |
·滨水植物景观不足 | 第51-52页 |
4 湘江风光植物景观局部整改设计 | 第52-55页 |
·整改设计原则 | 第52-53页 |
·整改设计方法 | 第53-55页 |
5 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56-58页 |
1 结论 | 第56页 |
2 讨论 | 第56-58页 |
·不足之处及建议 | 第56-57页 |
·展望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