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东海西湖凹陷A构造平湖组—花港组沉积储层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课题来源第9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沉积相与沉积微相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储层评价第11-12页
    1.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主要研究内容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12-13页
    1.5 主要工作量第13-14页
    1.6 创新性认识第14-15页
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15-21页
    2.1 地理位置第15-16页
    2.2 构造背景第16-17页
    2.3 地层特征第17-19页
    2.4 沉积演化第19-21页
第3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第21-26页
    3.1 层序概况第21页
    3.2 划分原则与方法第21-23页
    3.3 标志层的选定第23页
    3.4 连井剖面统层对比第23-26页
第4章 沉积物源及沉积环境分析第26-37页
    4.1 沉积物源分析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重矿物分布特征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地震前积反射特征第28-29页
    4.2 沉积环境分析第29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岩石粒度及结构特征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泥岩颜色权值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岩芯观察及沉积特征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沉积环境综合分析第36-37页
第5章 沉积相及微相研究第37-77页
    5.1 单井沉积微相分析第37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沉积微相类型划分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沉积微相的识别及其特征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单井相分析第41-45页
    5.2 剖面沉积微相展布特征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地震沉积相剖面图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连井沉积相剖面图第46-49页
    5.3 砂体展布特征第4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平湖组P4段和P2段砂岩厚度展布第49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花港组H12段和H11段沉积微相展布第54-60页
    5.4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第60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平湖组P4段和P2段砂岩厚度展布第60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花港组H12段和H11段沉积微相展布第69-77页
第6章 储层综合评价第77-100页
    6.1 岩石学特征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岩石类型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岩石粒度分布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填隙物特征第79页
    6.2 孔隙类型及结构特征第79-8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孔隙类型分析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孔隙结构特征第81-85页
    6.3 成岩作用研究第85-9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成岩作用类型第85-8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成岩作用阶段划分第8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成岩相研究第89-92页
    6.4 物性特征第92-97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物性特征第92-94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物性影响因素第94-97页
    6.5 储层评价划分第97-100页
第7章 结论第100-102页
参考文献第102-107页
致谢第107页

论文共10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束鹿凹陷斜坡带沙三上段勘探目标优选
下一篇:渝东南地区下古生界富有机质泥页岩生烃特征和储层评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