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6-7页 |
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3-20页 |
1.1 大球盖菇的分类学地位 | 第13页 |
1.2 大球盖菇的形态特征 | 第13-14页 |
1.3 大球盖菇的发展简史 | 第14页 |
1.4 大球盖菇的价值 | 第14-16页 |
1.4.1 大球盖菇的营养价值 | 第14-15页 |
1.4.2 大球盖菇的药用价值 | 第15页 |
1.4.3 大球盖菇的生态价值 | 第15-16页 |
1.5 大球盖菇的生物学特性 | 第16-17页 |
1.5.1 营养需求 | 第16页 |
1.5.2 温度 | 第16页 |
1.5.3 相对湿度 | 第16页 |
1.5.4 光照 | 第16页 |
1.5.5 通风 | 第16页 |
1.5.6 酸碱度 | 第16-17页 |
1.5.7 覆土材料 | 第17页 |
1.6 栽种大球盖菇栽培的优势 | 第17页 |
1.7 大球盖菇栽培料的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7.1 当下大球盖菇栽培料现状 | 第17页 |
1.7.2 大球盖菇利用油菜下脚料的优势 | 第17-18页 |
1.7.3 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培养方式研究现状 | 第18页 |
1.8 油菜下脚料的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1.8.1 当前油菜下脚料利用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8.2 油菜下脚料利用现状 | 第19页 |
1.8.3 油菜秸秆和油菜籽壳的差异 | 第19-20页 |
1.9 利用油菜下脚料栽培大球盖菇可合理利用冬闲田 | 第20页 |
第二章 引言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27页 |
3.1 材料 | 第21页 |
3.1.1 栽培料原材料 | 第21页 |
3.1.2 试验菌种 | 第21页 |
3.1.3 培养基 | 第21页 |
3.1.4 主要试验仪器 | 第21页 |
3.2 实验设计与方法 | 第21-24页 |
3.2.1 油菜下脚料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影响 | 第21-23页 |
3.2.2 油菜下脚料不同配比对大球盖菇子实体生长影响 | 第23-24页 |
3.2.3 油菜下脚料的不同处理对产量、生物学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| 第24页 |
3.2.4 不同的处理后的大球盖菇的重金属影响 | 第24页 |
3.3 测定方法 | 第24-27页 |
3.3.1 大球盖菇在平板中菌丝生长速度测定 | 第24-25页 |
3.3.2 大球盖菇生长势测定 | 第25页 |
3.3.3 大球盖菇在栽培料中菌丝生长速度测定 | 第25页 |
3.3.4 大球盖菇的菇形指数测定 | 第25页 |
3.3.5 油菜下脚料的不同配比对产量、生物学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| 第25页 |
3.3.6 不同的配比对大球盖菇的重金属含量影响 | 第25-27页 |
3.4 数据处理 | 第27页 |
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3页 |
4.1 油菜下脚料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影响 | 第27-29页 |
4.1.1 油菜下脚料不同比例浸出液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影响 | 第27-28页 |
4.1.2 不同配比的油菜下脚料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4.2 大球盖菇的菇形指数测定 | 第29页 |
4.3 油菜下脚料的不同配比对产量、生物学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4.3.1 不同配比对前两潮菇的产量和总量的比较 | 第29-30页 |
4.3.2 不同配比对大球盖菇单产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4.3.3 不同配比对大球盖菇经济效率的影响 | 第31页 |
4.4 不同配比对大球盖菇的重金属含量影响 | 第31-33页 |
第五章 问题与讨论 | 第33-36页 |
5.1 油菜下脚料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影响 | 第33页 |
5.1.1 油菜下脚料浸出液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| 第33页 |
5.1.2 不同比例的油菜下脚料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| 第33页 |
5.2 油菜下脚料的不同处理对大球盖菇子实体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5.3 油菜下脚料的不同配比对产量、生物学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| 第34页 |
5.4 不同的配比对于大球盖菇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5.5 试验中出现的问题与处理 | 第35-36页 |
5.5.1 管理技术不当 | 第35页 |
5.5.2 死菇 | 第35页 |
5.5.3 畸形菇 | 第35-36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36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