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绪论 | 第9-16页 |
一、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三、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3-15页 |
四、论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5-16页 |
第一章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概述 | 第16-37页 |
第一节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| 第16-24页 |
一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| 第16-19页 |
二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| 第19-20页 |
三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特殊性 | 第20-23页 |
四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作用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 | 第24-32页 |
一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内涵 | 第24-27页 |
二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形式 | 第27-28页 |
三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主要特征 | 第28-30页 |
四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特殊要求 | 第30-32页 |
第三节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主要构成要素 | 第32-37页 |
一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目的 | 第32页 |
二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 | 第32-33页 |
三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3-34页 |
四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标准 | 第34-35页 |
五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依据 | 第35页 |
六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方法 | 第35-37页 |
第二章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主要依据 | 第37-54页 |
第一节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理论依据 | 第37-42页 |
一、我国古代关于财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相关论述 | 第37-38页 |
二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财经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相关论述 | 第38-39页 |
三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相关论述 | 第39-42页 |
第二节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实践依据 | 第42-54页 |
一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42-47页 |
二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47-51页 |
三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必要性 | 第51-54页 |
第三章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思路 | 第54-76页 |
第一节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原则 | 第54-56页 |
一、科学性原则 | 第54-55页 |
二、主体性原则 | 第55页 |
三、全面性原则 | 第55页 |
四、客观性原则 | 第55-56页 |
第二节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制度建设 | 第56-62页 |
一、增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法律治理 | 第56-57页 |
二、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操作体系 | 第57-59页 |
三、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管理制度 | 第59-62页 |
第三节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机制建设 | 第62-65页 |
一、实现多元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机制 | 第62-63页 |
二、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监督机制 | 第63-64页 |
三、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反馈机制 | 第64-65页 |
第四节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 | 第65-73页 |
一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| 第65-66页 |
二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指标的选取 | 第66-68页 |
三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指标权重的设置 | 第68-70页 |
四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指标量化分级 | 第70-71页 |
五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的案例分析 | 第71-73页 |
第五节 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结果的运用 | 第73-76页 |
一、将评价结果作为会计人员职业资格认证的首要前提 | 第74页 |
二、将评价结果作为会计人员评优考核的重要依据 | 第74页 |
三、将评价结果作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诚信档案建设的核心内容 | 第74-76页 |
结束语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1页 |
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81-82页 |
附录A: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问卷调查 | 第82-86页 |
附录B: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专家调查咨询问卷 | 第86-88页 |
附录C: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各级指标相对重要性专家调查咨询问卷 | 第88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