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刑法论文--分则论文

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若干问题研究

摘要第2-4页
abstract第4-6页
导言第9-14页
    一、问题的提出第9页
    二、研究价值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三、文献综述第10-11页
    四、主要研究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五、论文结构第12-13页
    六、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3-14页
第一章 “公民个人信息”的界定第14-21页
    第一节 “个人信息”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个人信息”的定义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个人信息”定义的局限性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“个人信息”的认定难题第16-17页
    第二节 “公民”的范围界定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死者是否属于公民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无国籍和外国人是否属于“公民”第19-21页
第二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认定第21-29页
    第一节 法律规定的行为方式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行为方式辨析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行为方式区分的界限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行为类型的补充第24-25页
    第二节 “违反国家有关规定”的认定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国家有关规定”的范围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违反国家有关规定”与“非法提供”的认定冲突第26-29页
第三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共犯问题研究第29-34页
    第一节 罪名不同时共犯认定问题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共犯之间定罪不一致问题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共犯认定标准:行为共同说第30页
    第二节 互联网环境下的共犯认定难题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互联网的特性对共犯认定存在影响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互联网环境下共犯认定的具体难题第32-34页
第四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行刑衔接问题第34-37页
    第一节 立法形式上的衔接问题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立法规定不协调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调整范围衔接有空隙第34-35页
    第二节 立法内容上的衔接不足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自由罚的期间衔接不当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罚款与罚金的数额衔接不当第36-37页
结语第37-38页
参考文献第38-40页
后记第40-41页

论文共4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网络服务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刑法适用研究
下一篇: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司法适用中的疑难问题探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