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持续性不法侵害情形下正当防卫的认定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持续性不法侵害的概念和范围辨析 | 第10-16页 |
一、不法侵害的概念及范围 | 第10-11页 |
二、特殊情形下不法侵害的认定 | 第11-14页 |
(一)无责任能力人实施的不法侵害 | 第11-12页 |
(二)过失犯罪、过失违法行为是否属于不法侵害 | 第12-13页 |
(三)不作为犯罪是否属于不法侵害 | 第13页 |
(四)紧急避险是否属于不法侵害 | 第13-14页 |
三、持续性不法侵害的定义及范围 | 第14-16页 |
(一)继续犯 | 第14页 |
(二)造成持续危险状态的不法侵害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持续性不法侵害情形下正当防卫的构成 | 第16-24页 |
一、防卫意图 | 第16-19页 |
(一)一般不法侵害情形欠缺防卫目的的分析 | 第17-18页 |
(二)持续性不法侵害情形欠缺防卫目的的分析 | 第18-19页 |
二、防卫时间 | 第19-20页 |
三、防卫限度的理解与判断 | 第20-24页 |
(一)防卫限度的内涵 | 第20-21页 |
(二)持续性不法侵害情形下防卫限度的判断方法 | 第21-24页 |
第三章 持续性不法侵害情形下之特殊防卫权探讨 | 第24-29页 |
一、特殊防卫的对象 | 第24-26页 |
(一)行凶的含义 | 第24-25页 |
(二)“杀人、强奸、抢劫、绑架”的含义 | 第25页 |
(三)“其他”与“人身安全”的含义 | 第25-26页 |
二、持续性不法侵害场合特殊防卫的分析 | 第26-29页 |
(一)持续性不法侵害适用特殊防卫的条件 | 第26页 |
(二)于海明致刘海龙死亡案之特殊防卫权分析 | 第26-29页 |
第四章 持续性不法侵害情形下防卫过当的界定 | 第29-34页 |
一、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形式 | 第29-30页 |
二、持续性不法侵害情形下防卫过当之典型案例解析 | 第30-34页 |
(一)李英爱故意伤害案之防卫过当的否定评价 | 第30-31页 |
(二)于欢故意伤害案之防卫过当的肯定评价 | 第31-34页 |
结语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7页 |
致谢 | 第37-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