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8页 |
| 1.1 镧系元素 | 第12-16页 |
| 1.1.1 镧系元素的应用 | 第12-13页 |
| 1.1.2 稀土元素4f轨道成键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| 1.2 拉曼光谱 | 第16-18页 |
| 1.2.1 拉曼光谱原理 | 第16-17页 |
| 1.2.2 拉曼光谱优点 | 第17-18页 |
| 1.3 红外光谱 | 第18-19页 |
| 1.3.1 红外光谱原理 | 第18页 |
| 1.3.2 分子振动类型 | 第18-19页 |
| 1.4 成核理论 | 第19-26页 |
| 1.4.1 经典成核理论 | 第19-23页 |
| 1.4.2 二次成核 | 第23-25页 |
| 1.4.3 异质成核 | 第25-26页 |
| 1.5 本论文选题依据和主要内容 | 第26-28页 |
| 1.5.1 研究稀土元素4f轨道成键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6-27页 |
| 1.5.2 本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 | 第27-28页 |
| 第二章 尿素水溶液中分子的演变取决于成核的研究 | 第28-38页 |
| 2.1 引言 | 第28-29页 |
| 2.2 实验部分 | 第29-30页 |
| 2.2.1 实验药品与试剂 | 第29页 |
| 2.2.2 尿素水溶液的制备 | 第29页 |
| 2.2.3 测试仪器及条件 | 第29-30页 |
| 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0-36页 |
| 2.3.1 原位的拉曼光谱表征 | 第30-32页 |
| 2.3.2 原位的红外光谱表征 | 第32-36页 |
| 2.4 结论 | 第36-38页 |
| 第三章 成核取决于化学键的演变:稀土离子对尿素水溶液体系成核的影响 | 第38-50页 |
| 3.1 引言 | 第38-40页 |
| 3.2 实验部分 | 第40页 |
| 3.2.1 实验药品与试剂 | 第40页 |
| 3.2.2 尿素水溶液的制备 | 第40页 |
| 3.2.3 测试仪器及条件 | 第40页 |
| 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0-47页 |
| 3.4 结论 | 第47-50页 |
| 第四章 原位光谱识别4f轨道杂化参与Ce~Ⅵ-O成键 | 第50-62页 |
| 4.1 引言 | 第50-51页 |
| 4.2 实验部分 | 第51-53页 |
| 4.2.1 实验药品与试剂 | 第51页 |
| 4.2.2 CAN溶液的制备 | 第51页 |
| 4.2.3 测试仪器及条件 | 第51页 |
| 4.2.4 能垒和活化能的计算 | 第51-53页 |
| 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3-60页 |
| 4.4 结论 | 第60-62页 |
|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| 5.1 总结 | 第62页 |
| 5.2 展望 | 第62-6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4-76页 |
|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6-78页 |
| 致谢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