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化学甲醛传感器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应用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空气传感器性能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0-12页 |
1.2.1 传感器性能评价研究成果 | 第10-11页 |
1.2.2 传感器性能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 | 第11-12页 |
1.3 不确定度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2-16页 |
1.3.1 不确定度概念与原理 | 第12页 |
1.3.2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的分类 | 第12-13页 |
1.3.3 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| 第13-15页 |
1.3.4 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| 第15-16页 |
1.4 多目标多层次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| 第16页 |
1.5 课题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18-28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18-19页 |
2.2 实验与分析方法 | 第19-24页 |
2.2.1 空气中微量甲醛浓度测试方法 | 第19-20页 |
2.2.2 室内空气环境中常见干扰物测试 | 第20页 |
2.2.3 实验方法 | 第20-24页 |
2.3 实验平台的搭建 | 第24-28页 |
2.3.1 常见传感器测试装置试制 | 第24-26页 |
2.3.2 传感器快速切换及批量测试装置 | 第26-28页 |
第3章 测量不确定度来源识别与评定 | 第28-45页 |
3.1 传感器不确定度的来源识别 | 第28-29页 |
3.2 传感器不确定度的评定 | 第29-44页 |
3.2.1 重复性引入不确定度 | 第30-32页 |
3.2.2 回差引入不确定度 | 第32-33页 |
3.2.3 短期及长期漂移引入不确定度 | 第33-37页 |
3.2.4 湿度引入不确定度 | 第37-39页 |
3.2.5 温度引入不确定度 | 第39-40页 |
3.2.6 干扰物引入不确定度 | 第40-42页 |
3.2.7 线性度引入不确定度 | 第42-43页 |
3.2.8 计算总体标准不确定度 | 第43-44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4章 电化学甲醛传感器评价模型的构建 | 第45-57页 |
4.1 建立DHXJQ模型指标框架 | 第45-46页 |
4.2 确立DHXJQ模型指标阈值 | 第46-51页 |
4.2.1 响应时间与恢复时间的阈值 | 第46-47页 |
4.2.2 分辨力的阈值 | 第47-48页 |
4.2.3 灵敏度的阈值 | 第48-49页 |
4.2.4 检出限的阈值 | 第49页 |
4.2.5 不确定度的阈值 | 第49-50页 |
4.2.6 使用寿命与有效量程的阈值 | 第50页 |
4.2.7 DHXJQ模型指标的阈值 | 第50-51页 |
4.3 多目标模糊决策法构建DHXJQ模型 | 第51-56页 |
4.3.1 构造DHXJQ模型隶属度矩阵 | 第51-52页 |
4.3.2 DHXJQ模型指标的权重分布 | 第52-55页 |
4.3.3 评价传感器的DHXJQ模型 | 第55-5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5章 基于DHXJQ模型的传感器性能评价 | 第57-65页 |
5.1 基于阈值的筛查分析 | 第57页 |
5.2 基于DHXJQ模型的评价实施 | 第57-64页 |
5.2.1 确立DHXJQ模型隶属度矩阵 | 第57-58页 |
5.2.2 DHXJQ模型各指标的客观权重 | 第58-59页 |
5.2.3 DHXJQ模型各指标的主观权重 | 第59-63页 |
5.2.4 传感器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| 第63-64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结论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1页 |
附录 | 第71-8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81-83页 |
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