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性源地空瞬变电磁法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
| 摘要 | 第4-6页 | 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 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 
| 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 
| 1.2 地空瞬变电磁法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 
| 1.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| 第12-14页 | 
| 第二章 地空瞬变电磁法正演理论及响应曲线特征 | 第14-29页 | 
| 2.1 电性源地空瞬变电磁法正演理论 | 第14-20页 | 
| 2.1.1 均匀大地频率域响应表达式 | 第14-16页 | 
| 2.1.2 水平层状大地频率域瞬变响应 | 第16-19页 | 
| 2.1.3 频率域瞬变响应与时间域瞬变响应的转换 | 第19-20页 | 
| 2.2 地空瞬变电磁响应曲线特征 | 第20-29页 | 
| 2.2.1 均匀半空间不同电阻率的瞬变响应特征 | 第20-21页 | 
| 2.2.2 均匀半空间不同飞行高度的瞬变响应特征 | 第21-23页 | 
| 2.2.3 均匀半空间不同偏移距的瞬变响应特征 | 第23-24页 | 
| 2.2.4 层状模型的瞬变响应特征 | 第24-29页 | 
| 第三章 地空瞬变电磁法全域视电阻率 | 第29-42页 | 
| 3.1 地空瞬变电磁法全域视电阻率定义 | 第29-32页 | 
| 3.2 水平层状大地全域视电阻率定义实例分析 | 第32-37页 | 
| 3.3 偏移距对全域视电阻率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 
| 3.4 飞行高度对全域视电阻率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 
| 3.5 三维采空区模型 | 第39-42页 | 
| 第四章 地空瞬变电磁法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实际应用 | 第42-57页 | 
| 4.1 工区概况 | 第42-43页 | 
| 4.1.1 测区位置与交通情况 | 第42页 | 
| 4.1.2 自然地理与地形地貌 | 第42-43页 | 
| 4.2 地质概况 | 第43-47页 | 
| 4.2.1 区域地质特征 | 第43-44页 | 
| 4.2.2 测区地层岩性 | 第44-46页 | 
| 4.2.3 矿区构造 | 第46页 | 
| 4.2.4 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| 第46-47页 | 
| 4.2.5 工区煤层特征 | 第47页 | 
| 4.3 系统组成及工作方式 | 第47-50页 | 
| 4.3.1 系统组成 | 第47-49页 | 
| 4.3.2 工作方式及布置 | 第49-50页 | 
| 4.4 资料处理与解释 | 第50-57页 | 
| 4.4.1 数据预处理 | 第50-51页 | 
| 4.4.2 互感校正 | 第51-52页 | 
| 4.4.3 全域视电阻率断面图 | 第52-54页 | 
| 4.4.4 全域视电阻率切片图 | 第54-57页 | 
|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 
| 5.1 结论 | 第57-58页 | 
| 5.2 展望 | 第58-59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 
|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2-63页 | 
| 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