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--催化剂(触媒)论文

负载型V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氧化脱硫中的应用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创新点摘要第7-11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2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11页
    1.2 燃料油脱硫技术第11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加氢脱硫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吸附脱硫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萃取脱硫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生物脱硫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烷基化脱硫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6 氧化脱硫第13-17页
    1.3 金属有机骨架MIL-101(Cr)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MIL-101(Cr)的合成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MIL-101(Cr)在氧化脱硫反应中的应用第18-19页
    1.4 钛硅分子筛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钛硅分子筛的合成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钛硅分子筛在氧化脱硫反应中的应用第20页
    1.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0-22页
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2-26页
    2.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仪器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试剂第22-23页
    2.2 催化剂的制备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V/MIL-101(Cr)的合成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V/MIL-101(Cr)-TiO_2的合成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V-TiO_2-SiO_2的合成第23-24页
    2.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分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比表面积(BET)分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X射线衍射(XRD)分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氨气程序升温(NH3-TPD)分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分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红外吸收光谱(FT-IR)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2.4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催化氧化脱硫反应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硫含量的测定与脱硫率的计算第25-26页
第三章 V/MIL-101(Cr)的制备及氧化脱硫性能第26-39页
    3.1 合成MIL-101(Cr)矿化剂的筛选第26-27页
    3.2 V/MIL-101(Cr)催化剂V源的筛选第27-29页
    3.3 V/MIL-101(Cr)催化剂V负载量的确定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XRD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BET分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NH3-TPD分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不同负载量V/MIL-101(Cr)的氧化脱硫活性第30-31页
    3.4 氧化脱硫反应的影响因素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氧化剂用量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3.5 氧化脱硫工艺条件的优化第34页
    3.6 催化剂再生性能第34-36页
    3.7 V-MIL-101(Cr)催化氧化脱硫反应动力学第36-37页
    3.8 本章小结第37-39页
第四章 V/MIL-101(Cr)-TiO_2的制备及氧化脱硫性能第39-50页
    4.1 MIL-101(Cr)-TiO_2的合成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SEM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XRD分析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BET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NH3-TPD分析第41页
    4.2 V负载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4.3 V/MIL-101(Cr)-TiO_2催化剂V负载量的确定第42-43页
    4.4 氧化脱硫反应的影响因素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氧化剂用量的影响第45页
    4.5 氧化脱硫工艺条件的优化第45-46页
    4.6 催化剂的再生性能第46-47页
    4.7 V/MIL-101(Cr)-TiO_2催化剂的动力学模拟第47-48页
    4.8 本章小结第48-50页
第五章 V-TiO_2-SiO_2的制备及氧化脱硫性能第50-62页
    5.1 合成TiO_2-SiO_2载体模板剂的选择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SEM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XRD分析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BET分析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模板剂对V-TiO_2-SiO_2催化剂活性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 5.2 模板剂的用量确定第52-53页
    5.3 V-TiO_2-SiO_2催化剂焙烧温度及钛含量确定第53-54页
    5.4 V-TiO_2-SiO_2催化剂V负载量的确定第54-56页
    5.5 氧化脱硫反应的影响因素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氧化剂用量的影响第57-58页
    5.6 氧化脱硫工艺条件的优化第58-59页
    5.7 催化剂再生性能第59页
    5.8 V-TiO_2-SiO_2催化剂的动力学模拟第59-61页
    5.9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结论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72页
发表文章目录第72-73页
致谢第73-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潜油电泵井选泵及应用优化研究
下一篇:二、三类油层化学驱注采关系调整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