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1 导论 | 第9-14页 |
·写作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·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3-14页 |
·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3页 |
·本文的不足之处 | 第13-14页 |
2 黄河三角洲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 | 第14-22页 |
·黄河三角洲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发展历程 | 第14-16页 |
·该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 | 第16-19页 |
·投资方式分析 | 第16页 |
·投资来源分析 | 第16-17页 |
·投资方向分析 | 第17-18页 |
·投资规模分析 | 第18-19页 |
·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呈现的新特点 | 第19-22页 |
·黄河三角洲地区利用外资的新方式 | 第19页 |
·FDI在第三产业有一定程度发展 | 第19-20页 |
·大项目合同日益增多 | 第20页 |
·环保和高科技项目比重加大 | 第20-21页 |
·发达国家(地区)及世界自由港来黄河三角洲地区投资占主要地位 | 第21-22页 |
3 黄河三角洲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 | 第22-32页 |
·黄河三角洲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 | 第22-23页 |
·FDI对就业影响的两重性 | 第22页 |
·黄河三角洲地区外FDI与就业情况 | 第22-23页 |
·黄河三角洲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 | 第23-26页 |
·FDI对贸易额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·FDI对贸易结构的影响 | 第24-26页 |
·黄河三角洲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效应 | 第26-28页 |
·黄河三角洲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 | 第28-29页 |
·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途径 | 第28-29页 |
·该地区技术外溢情况 | 第29页 |
·该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效应 | 第29-32页 |
·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聚作用 | 第29-31页 |
·黄河三角洲地区FDI产业集聚情况 | 第31-32页 |
4 黄河三角洲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| 第32-38页 |
·黄河三角洲地区利用FDI的优势 | 第32-34页 |
·该地区利用FDI的政策优势 | 第32-33页 |
·该地区利用FDI的内部条件优势 | 第33-34页 |
·该地区利用FDI的挑战 | 第34-38页 |
·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| 第34页 |
·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小且比重偏低 | 第34-35页 |
·外资来源地过于集中 | 第35-36页 |
·引进的外资技术含量不高 | 第36页 |
·对外资并购没有理性的认识 | 第36-38页 |
5 该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 | 第38-44页 |
·改善投资环境,更好地吸引外资 | 第38-39页 |
·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的硬环境 | 第38页 |
·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的软环境 | 第38-39页 |
·加强对外资的产业投向引导 | 第39-40页 |
·引导外商直接投资促进第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| 第39-40页 |
·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投向服务业 | 第40页 |
·鼓励外资投资农业 | 第40页 |
·统筹考虑外资来源的引导 | 第40-41页 |
·加强对北美等地投资的吸引力度 | 第40-41页 |
·选择性引进外商直接投资 | 第41页 |
·增强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 | 第41-42页 |
·加快建立区域产业群 | 第42-43页 |
·加大各地企业群规模的发展 | 第42页 |
·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| 第42-43页 |
·实行外商直接投资方式创新 | 第43-44页 |
·为外资参与兼并重组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| 第43页 |
·积极组建大型的企业集团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| 第43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
后记 | 第49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