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工业论文--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论文--机械设备的腐蚀与防护论文--油气开采机械设备的腐蚀与防护论文

新型高效油田注水系统缓蚀剂合成与应用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油田注水系统腐蚀现状及腐蚀因素分析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油田注水系统腐蚀现状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腐蚀因素分析第9-11页
    1.2 油田注水管线腐蚀防护措施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物理方法保护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电化学保护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投加缓蚀剂第13页
    1.3 缓蚀剂的分类及机理第13-15页
    1.4 缓蚀剂评价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静态失重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电化学评价第15-16页
    1.5 研究目的、意义及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内容第16-17页
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17-23页
    2.1 实验主要仪器及试剂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仪器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试剂第17-18页
    2.2 油田注水系统缓蚀剂评价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腐蚀钢片处理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试验条件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腐蚀速率和缓蚀率的测定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缓蚀剂的溶解性和分散性测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钢片微观腐蚀形貌测试第20页
    2.3 缓蚀剂电化学评价第20-23页
第三章 松香酰胺基多巴胺的合成第23-30页
    3.1 松香酰胺基多巴胺的制备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反应原理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反应步骤第23-24页
    3.2 松香酰胺基多巴胺合成条件优化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反应溶剂的选择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原料配比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反应温度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第25-26页
    3.3 正交试验第26-27页
    3.4 松香酰胺基多巴胺的红外表征第27-28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28-30页
第四章 松香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第30-36页
    4.1 松香咪唑啉季铵盐的制备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反应原理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反应步骤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产物酸值的测定第31页
    4.2 松香咪唑啉合成条件优化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原料物质的量比对产物酸值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环化温度对产物酸值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环化时间对产物酸值的影响第33页
    4.3 正交试验第33-35页
    4.4 松香咪唑啉的红外图谱表征第35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五章 合成产品的复合与性能评价第36-45页
    5.1 松香酰胺基多巴胺的复合与性能评价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分散剂含量与复合产物的缓蚀性能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药剂加量与复合产物的缓蚀性能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温度对复合产物缓蚀性能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助剂硫脲加量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助剂HPAA加量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5.2 水溶性松香咪唑啉的缓蚀性能评价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分散剂加量与复合产物缓蚀性能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药剂加量与复合产物的缓蚀性能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温度对复合产物缓蚀性能的影响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助剂硫脲加量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助剂HPAA加量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5.3 缓蚀剂的溶解性和分散性第4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43-45页
第六章 缓蚀剂作用机理研究第45-62页
    6.1 松香酰胺基多巴胺电化学评价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极化曲线测试结果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交流阻抗测试结果第47-49页
    6.2 松香咪唑啉电化学评价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极化曲线测试结果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交流阻抗测试结果第50-52页
    6.3 松香酰胺基多巴胺吸附热力学研究第52-55页
    6.4 松香咪唑啉吸附热力学研究第55-57页
    6.5 松香酰胺基多巴胺分子结构理论计算第57-59页
    6.6 钢片微观表面分析第59-61页
    6.7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第七章 结论第62-63页
致谢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7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7-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苏北盆地石港断裂带成因机制及物理模拟
下一篇:泄露情况下架空天然气管道的应力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