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苏53区块上古生界烃源岩地震识别与描述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前言第9-13页
    0.1 选题来源、目的及意义第9页
    0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0.2.1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0.2.2 地震反演技术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第11页
    0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0.3.1 主要研究内容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0.3.2 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0.3.3 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第12-13页
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3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区概况第13页
    1.2 区域地层特征第13-15页
    1.3 区域构造特征第15-16页
    1.4 区域沉积演化第16-19页
第二章 井震联合层位解释第19-31页
    2.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第19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合成地震记录制作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层位解释方案确定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密井区、次密井区及无井区地震层位解释方法第23-25页
    2.2 层位追踪与对比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井震统层解释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基干剖面解释及加密第28-31页
第三章 煤系烃源岩分布特征研究第31-66页
    3.1 煤系烃源岩测井识别第3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煤系烃源岩测井响应分析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测井曲线预处理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测井曲线标准化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煤系烃源岩测井岩性解释第37-42页
    3.2 地震属性分析第42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地震属性提取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地震属性预处理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地震属性优选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地震属性岩性预测第50-54页
    3.3 地震资料反演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岩石物理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井震标定与子波提取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反演关键参数优选及煤岩厚度预测第57-60页
    3.4 岩性厚度预测第60-66页
第四章 生烃潜力研究及有利区预测第66-79页
    4.1 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研究第66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生烃强度计算公式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生气强度和生气量第66-77页
    4.2 有利区预测第77-79页
结论第79-80页
参考文献第80-85页
发表文章目录第85-87页
致谢第87-88页

论文共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氮化硼纳米管的可控碳掺杂及传感特性研究
下一篇:用地震反射资料研究太行山南端辉县—封丘剖面地壳细结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