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播热潮下的网络主播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网络直播的发展和网络主播的产生 | 第14-25页 |
2.1 网络直播热潮汹涌而来 | 第14-16页 |
2.1.1 网络直播的概念 | 第14页 |
2.1.2 网络直播的演进 | 第14-16页 |
2.2 网络直播热潮催生“主播热” | 第16-25页 |
2.2.1 网络主播的含义 | 第17-18页 |
2.2.2 网络主播的分类 | 第18-21页 |
2.2.3 网络主播的基本特征 | 第21-23页 |
2.2.4 网络主播与传统主播的区别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传播学视角下的网络主播 | 第25-33页 |
3.1 网络直播的传播链 | 第25-26页 |
3.2 直播过程中的网络主播 | 第26-27页 |
3.3 处于互动仪式链中的网络主播 | 第27-30页 |
3.4 “被凝视”的网络主播 | 第30页 |
3.5 舞台中央的网络主播 | 第30-33页 |
第4章 网络主播的媒介形象分析 | 第33-53页 |
4.1 量化分析:网络主播的媒介形象概况 | 第33-41页 |
4.2 质化分析:网络主播的媒介形象解读 | 第41-43页 |
4.2.1 为博出位,不择手段的形象 | 第41-42页 |
4.2.2 心怀梦想,坚韧不拔的形象 | 第42页 |
4.2.3 赚钱轻松,年入百万的形象 | 第42页 |
4.2.4 赚钱不易,背后心酸的形象 | 第42-43页 |
4.3 网络主播媒介形象的污名化 | 第43-49页 |
4.3.1 污名化的建构 | 第45-48页 |
4.3.2 污名化产生的原因 | 第48-49页 |
4.4 网络主播“去污名化”的策略 | 第49-53页 |
4.4.1 内部自律:直播平台和网络主播层面 | 第50-51页 |
4.4.2 外部监督:政策、媒体和受众层面 | 第51-53页 |
结语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