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42页 |
1 引言 | 第11-12页 |
2 放射性废水中U(Ⅵ)的存在形式及富集方法 | 第12-14页 |
2.1 放射性废水U(Ⅵ)的种类及其中铀的存在形式 | 第12页 |
2.2 U(Ⅵ)分离富集方法 | 第12-14页 |
3 铀吸附剂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| 第14-23页 |
3.1 无机纳米材料 | 第14-18页 |
3.2 有机多孔聚合物 | 第18-20页 |
3.3 有机-无机复合材料 | 第20-22页 |
3.4 面临的挑战 | 第22-23页 |
4 共轭微孔聚合物 | 第23-31页 |
4.1 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制备及改性 | 第23-25页 |
4.2 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应用 | 第25-31页 |
5 文献总结 | 第31-32页 |
6 本论文设计思路 | 第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42页 |
第二章 乙酰半胱氨酸功能化共轭微孔聚合物用于模拟放射性废水U(Ⅵ)的富集. | 第42-65页 |
2.1 引言 | 第42-43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43-46页 |
2.2.1 原料及试剂 | 第43-44页 |
2.2.2 测试与表征 | 第44页 |
2.2.3 共轭微孔聚合物(MCP-0)的制备 | 第44-45页 |
2.2.4 乙酰半胱氨酸接枝共轭微孔聚合物(MCPs)的制备 | 第45页 |
2.2.5 U(Ⅵ)吸附实验 | 第45-46页 |
2.2.6 脱吸附及循环再生研究 | 第46页 |
2.2.7 耐辐照性能研究 | 第46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6-58页 |
2.3.1 乙酰半胱氨酸接枝的共轭微孔聚合物的表征 | 第46-48页 |
2.3.2 不同pH和吸附剂用量的研究 | 第48-50页 |
2.3.3 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研究 | 第50-55页 |
2.3.4 竞争离子的影响 | 第55-57页 |
2.3.5 耐辐照性能研究 | 第57-5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5页 |
第三章 膦酸酯配位的共轭微孔聚合物用于潜在高放废液中U(Ⅵ)的有效吸附.. | 第65-90页 |
3.1 引言 | 第65-66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66-70页 |
3.2.1 原料及试剂 | 第66页 |
3.2.2 测试与表征 | 第66-67页 |
3.2.3 单体FB-P的制备 | 第67页 |
3.2.4 双磷酸功能化的共轭微孔聚合物(MCP-PE)的制备 | 第67-68页 |
3.2.5 铀酰离子吸附实验 | 第68页 |
3.2.6 脱吸附及循环再生研究 | 第68-69页 |
3.2.7 选择性研究 | 第69页 |
3.2.8 耐辐照性能研究 | 第69-70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70-83页 |
3.3.1 膦酸酯配位的共轭微孔聚合物的表征 | 第70-73页 |
3.3.2 不同硝酸浓度和吸附剂用量的研究 | 第73-74页 |
3.3.3 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研究 | 第74-78页 |
3.3.4 吸附热力学 | 第78-79页 |
3.3.5 竞争离子的影响 | 第79-80页 |
3.3.6 材料稳定性的影响 | 第80-81页 |
3.3.7 耐辐照性能研究 | 第81-82页 |
3.3.8 吸附机理 | 第82-8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90页 |
第四章 全文总结 | 第90-92页 |
4.1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| 第90-91页 |
4.2 论文的创新点 | 第91页 |
4.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| 第91-92页 |
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| 第92-93页 |
在读期间正在撰写和已发表的论文 | 第93-94页 |
致谢 | 第94-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