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铌—氧簇合物的合成、结构与性能

中文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-27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2页
    1.2 金属—氧簇第12-14页
    1.3 铌—氧簇合物第14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同多铌氧簇合物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杂多铌氧簇合物第19-23页
    1.4 多酸在催化方面的应用与进展第23-25页
    1.5 研究的目的、意义以及主要成果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的目的、意义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主要成果第26-27页
第二章 实验原理、方法和药品第27-30页
    2.1 实验原理第27-28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X-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X-射线粉末衍射分析(XRD)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红外光谱分析(IR)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元素分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单电子自旋共振(ESR)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电化学分析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气相色谱分析第29页
    2.3 实验药品第29-30页
第三章 Lindqvist型同多铌氧簇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30-37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0页
    3.2 化合物1的合成第30-31页
    3.3 X-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结果第31-32页
    3.4 化合物1的结构及表征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化合物1的结构阐述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化合物1的表征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化合物1的苯乙烯环氧化催化性质第35-36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四章 双帽Keggin型杂多铌氧簇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37-53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37-38页
    4.2 化合物2-4的合成第38-39页
    4.3 X-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结果第39-40页
    4.4 化合物2-4的结构及表征第4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化合物2-4的结构阐述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化合物2-4的表征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化合物2-4的苯乙烯环氧化催化性质第48-51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1-53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3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63页
附录第63-70页
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文章第70-71页
致谢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氢键对DEAHB分子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影响的理论研究
下一篇:理论研究嵌入式邻碳硼烷配体对一类环金属Pt(Ⅱ)配合物光物理性质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