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13页 |
1.1 阎连科小说的研究概况 | 第9-11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第2章 极端化的叙事设置 | 第13-27页 |
2.1 对苦难、抗争、死亡主题的执着书写 | 第14-19页 |
2.2 非正常的人物塑造 | 第19-21页 |
2.2.1 通过对人物的疾病描写审视病态社会 | 第19-20页 |
2.2.2 通过对人物的象征刻画隐喻权力灾难 | 第20-21页 |
2.3 开端悲惨、过程艰难、结局失败的情节设计 | 第21-25页 |
2.4 亡灵叙述者的视角设定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多样化的文体追求 | 第27-41页 |
3.1 体式创新——索源体、絮言体、寓言体 | 第27-31页 |
3.2 语言探索 | 第31-36页 |
3.2.1 对民间资源的吸收借鉴 | 第32-34页 |
3.2.2 对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把握 | 第34-35页 |
3.2.3 对文革语言的戏仿反讽 | 第35-36页 |
3.3 叙述风格——内容上的疼痛性、结构上的减缓性、语言上的民间性 | 第36-41页 |
第4章 艰难跋涉与飞跃突破 | 第41-49页 |
4.1 现实主义道路的艰难跋涉 | 第42-45页 |
4.2 神实主义理论的飞跃突破 | 第45-47页 |
4.3 理论超前与理念保守的不平衡性 | 第47-49页 |
结语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