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1 引言 | 第8-9页 |
2 风险社会理论与食品安全概述 | 第9-15页 |
2.1 风险社会理论概述 | 第9-11页 |
2.1.1 风险社会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| 第9-10页 |
2.1.2 风险社会语境下的风险刑法评析 | 第10-11页 |
2.2 食品安全概述 | 第11-12页 |
2.2.1 食品概念的界定 | 第11-12页 |
2.2.2 食品安全概念的界定 | 第12页 |
2.3 食品安全犯罪概述与风险社会背景下刑法介入问题 | 第12-15页 |
2.3.1 食品安全犯罪概述 | 第12-13页 |
2.3.2 风险社会背景下刑法介入理由——不得已原则 | 第13-15页 |
3 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法律规制现状 | 第15-24页 |
3.1 我国食品安全犯罪法律规制的历史沿革 | 第15-18页 |
3.1.1 79 刑法未对食品安全犯罪进行规制 | 第15页 |
3.1.2 97 刑法明确对食品安全犯罪予以规制 | 第15-16页 |
3.1.3 《刑法修正案(八)》对食品安全犯罪的进一步完善 | 第16-17页 |
3.1.4 “两高”对食品安全犯罪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| 第17-18页 |
3.2 我国食品安全犯罪法律规制中的争议与问题 | 第18-24页 |
3.2.1 食品安全犯罪的章节设计问题 | 第18-19页 |
3.2.2 食品安全犯罪的主观方面问题 | 第19-21页 |
3.2.3 立法模式不完善,与《食品安全法》衔接有问题 | 第21-22页 |
3.2.4 刑罚设置不妥当问题 | 第22-24页 |
4 国外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法律规制 | 第24-27页 |
4.1 美国 | 第24页 |
4.2 英国 | 第24-25页 |
4.3 日本 | 第25-26页 |
4.4 意大利 | 第26页 |
4.5 国外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评析及借鉴意义 | 第26-27页 |
5 风险社会下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完善设想 | 第27-38页 |
5.1 风险社会下应坚持不得已原则 | 第27-28页 |
5.2 完善现行立法模式 | 第28-29页 |
5.3 增加过失犯的规定 | 第29-31页 |
5.4 调整食品安全犯罪刑罚的规定 | 第31-33页 |
5.4.1 完善财产刑的相关规定 | 第31-32页 |
5.4.2 完善资格刑 | 第32-33页 |
5.5 严格执法,完善证据保全、司法移交等具体问题 | 第33-38页 |
5.5.1 落实严格执法 | 第33-35页 |
5.5.2 完善证据保全、司法移交问题 | 第35-38页 |
6 结语 | 第38-39页 |
致谢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