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型水暖式驻车加热器设计试验及燃烧室一维流动建模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课题来源 | 第10页 |
1.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4页 |
1.2.1 驻车加热器技术 | 第10-12页 |
1.2.2 微型燃气轮机燃烧室技术 | 第12-13页 |
1.2.3 课题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3.3 研究现状总结 | 第17-18页 |
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驻车加热器燃烧室设计 | 第19-31页 |
2.1 引言 | 第19页 |
2.2 驻车加热器燃烧理论 | 第19-22页 |
2.2.1 燃烧室工作原理简介 | 第19-20页 |
2.2.2 燃油混合方式 | 第20页 |
2.2.3 燃烧方式 | 第20-21页 |
2.2.4 火焰传播方式及稳燃 | 第21-22页 |
2.3 驻车加热器燃烧室设计 | 第22-30页 |
2.3.1 燃烧室预期设计参数 | 第22-24页 |
2.3.2 主燃区绝热火焰温度 | 第24-25页 |
2.3.3 燃烧室空气流量分配计算 | 第25-26页 |
2.3.4 机匣及火焰筒设计 | 第26-27页 |
2.3.5 旋流器设计 | 第27-29页 |
2.3.6 尾部封头结构设计 | 第29页 |
2.3.7 燃烧室整机结构定型 | 第29-3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燃烧室数值模拟研究及优化 | 第31-55页 |
3.1 引言 | 第31页 |
3.2 软件简介 | 第31-32页 |
3.3 物理数学模型及网格划分 | 第32-36页 |
3.3.1 物理模型 | 第32页 |
3.3.2 数学模型 | 第32-33页 |
3.3.3 网格划分及无关性验证 | 第33-35页 |
3.3.4 湍流模型及边界条件 | 第35-36页 |
3.4 燃烧室冷态数值模拟优化 | 第36-47页 |
3.4.1 计算结果分析指标 | 第36-37页 |
3.4.2 燃烧室冷态流场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4.3 旋流器通道数对流场的影响 | 第38-41页 |
3.4.4 根部风率对流场的影响 | 第41-44页 |
3.4.5 尾部间距对流场的影响 | 第44-47页 |
3.5 燃烧室热态数值模拟研究 | 第47-54页 |
3.5.1 速度场分布 | 第47-49页 |
3.5.2 温度场分布 | 第49-51页 |
3.5.3 入口处燃料分布 | 第51-52页 |
3.5.4 NO分布 | 第52-54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4章 驻车加热器热态试验 | 第55-75页 |
4.1 引言 | 第55页 |
4.2 燃烧室看火试验及优化定型 | 第55-65页 |
4.2.1 看火实验系统简介 | 第55-56页 |
4.2.2 雾化网试验 | 第56-62页 |
4.2.3 旋流器试验 | 第62-65页 |
4.3 驻车加热器整机集成试验 | 第65-74页 |
4.3.1 驻车加热器整机结构 | 第65-68页 |
4.3.2 整机试验系统介绍 | 第68-69页 |
4.3.3 整机试验及结果分析 | 第69-7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5章 燃烧室一维流动建模 | 第75-83页 |
5.1 引言 | 第75页 |
5.2 流体网络法简介 | 第75-76页 |
5.3 流体网络法原理 | 第76-77页 |
5.3.1 流网节点化 | 第76页 |
5.3.2 流网拓扑分析 | 第76-77页 |
5.3.3 流网的矩阵表示 | 第77页 |
5.4 驻车加热器燃烧室流体网络模型 | 第77-82页 |
5.4.1 燃烧室拓扑分析及节点化 | 第77-78页 |
5.4.2 流量和压力计算模型 | 第78-81页 |
5.4.3 流体网络矩阵方程 | 第81页 |
5.4.4 模型使用方法 | 第81-82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结论 | 第83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89-91页 |
致谢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