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引言 | 第11-15页 |
第一部分 | 第15-37页 |
第一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15-21页 |
1.1 研究对象 | 第15页 |
1.2 实验方法和步骤 | 第15-19页 |
1.2.1 主要试剂 | 第15-16页 |
1.2.2 主要仪器 | 第16页 |
1.2.3 配液 | 第16页 |
1.2.4 标本采集 | 第16页 |
1.2.5 肝功能检测及分级 | 第16-17页 |
1.2.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 KIF1Bm RNA与STAT4m RNA表达 | 第17-19页 |
1.2.6.1 外周血RNA的提取 | 第17页 |
1.2.6.2 RNA浓度检测 | 第17页 |
1.2.6.3 c DNA的合成 | 第17-18页 |
1.2.6.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| 第18-19页 |
1.2.6.5 琼脂糖凝胶电泳 | 第19页 |
1.3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结果 | 第21-30页 |
2.1 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基因曲线图 | 第21-25页 |
2.2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| 第25页 |
2.3 肝癌患者外周血 KIF1B、STAT4 m RNA 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| 第25-27页 |
2.4 各组外周血KIF1B、STAT4m RNA水平的检测结果及组间比较 | 第27-29页 |
2.5 KIF1B、STAT4、AFP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评价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讨论 | 第30-33页 |
3.1 四组研究对象中外周血KIF1B、STAT4m RNA水平的表达 | 第30-31页 |
3.2 外周血KIF1B、STAT4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评价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33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37页 |
第二部分 | 第37-51页 |
第一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37-40页 |
1.1 研究对象 | 第37页 |
1.2 参数选择 | 第37页 |
1.3 GEP | 第37-38页 |
1.3.1 GEP原理 | 第37-38页 |
1.3.2 GEP算法流程 | 第38页 |
1.4 人工神经网络 | 第38页 |
1.4.1 ANN原理 | 第38页 |
1.4.2 ANN计算流程 | 第38页 |
1.5 统计学分析方法 | 第38-40页 |
第二章 结果 | 第40-46页 |
2.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| 第40页 |
2.2 血清学指标分析 | 第40页 |
2.3 GEP模型的建立 | 第40-44页 |
2.3.1 GEP模型 1 | 第42-43页 |
2.3.2 GEP模型 2 | 第43-44页 |
2.4 ANN的建立 | 第44-46页 |
第三章 讨论 | 第46-48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综述 | 第51-61页 |
综述的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1-62页 |
附录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