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1.1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和脑卒中的联系 | 第11页 |
1.2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的社会背景及抗凝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风险评估的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对象与方法 | 第15-18页 |
2.1 研究对象 | 第15页 |
2.1.1 研究对象 | 第15页 |
2.1.2 纳入标准 | 第15页 |
2.1.3 排除标准 | 第15页 |
2.2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2.3 知情同意和伦理学 | 第16页 |
2.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6页 |
2.4.1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2.4.2 技术路线 | 第16页 |
2.5 统计学分析 | 第16-17页 |
2.6 可能出现的偏倚和控制措施 | 第17-18页 |
2.6.1 选择偏倚 | 第17页 |
2.6.2 无应答偏倚 | 第17页 |
2.6.3 信息偏倚 | 第17-18页 |
第3章 结果 | 第18-28页 |
3.1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| 第18-19页 |
3.2 NewScore方案的建立 | 第19-24页 |
3.3 CHA2DS2-VASC评分、CHADS2评分、NewScore预测卒中风险效能的比较 | 第24-28页 |
第4章 讨论 | 第28-38页 |
4.1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风险评估系统中相关危险因素的争议 | 第28-29页 |
4.2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评估方法孰优孰劣的比较 | 第29-30页 |
4.3 危险因素分析在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中的作用 | 第30-31页 |
4.4 评分方案在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中的作用 | 第31-34页 |
4.5 卒中风险评估在临床上的使用及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| 第34页 |
4.6 本研究的局限性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8页 |
第5章 综述 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评估的现状 | 第38-45页 |
5.1 房颤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| 第38-39页 |
5.2 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的评估方法 | 第39-41页 |
5.2.1 CHADS2评分 | 第39页 |
5.2.2 CHA2DS2-VASC评分 | 第39-40页 |
5.2.3 R2CHADS2评分 | 第40页 |
5.2.4 CHADS2评分与CHA2DS2-VASC评分的比较 | 第40-41页 |
5.3 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相关的其他因素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结论 | 第45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导师简介 | 第47-4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8-49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