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9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12-16页 |
1.1 伤寒沙门氏菌的致病与传播 | 第12-13页 |
1.2 伤寒的防治策略 | 第13-14页 |
1.3 多糖疫苗 | 第14页 |
1.4 糖蛋白疫苗 | 第14-15页 |
1.5 选题目的与意义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伤寒O-连接糖基化修饰途径的构建与IPTG诱导表达及检测 | 第16-28页 |
2.1 研究背景 | 第16页 |
2.2 材料与方法 | 第16-23页 |
2.2.1 菌株与质粒 | 第16-17页 |
2.2.2 主要试剂和耗材 | 第17页 |
2.2.3 主要仪器与分析软件 | 第17-18页 |
2.2.4 培养基及相关溶液的配制 | 第18页 |
2.2.5 waaL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 | 第18-21页 |
2.2.6 waaL回复突变株的构建 | 第21页 |
2.2.7 缺失突变株和回复突变株在分子水平上的验证 | 第21页 |
2.2.8 缺失突变株和回复突变株在表型上的验证 | 第21-22页 |
2.2.9 野生株、缺失株和回复株在生长状态上的测定 | 第22页 |
2.2.10 野生株、缺失株和回复株在生化试验上的比较 | 第22页 |
2.2.11 重组菌株的构建与检验 | 第22页 |
2.2.12 PglL与rEPAN29的诱导表达与检测 | 第22-23页 |
2.2.13 蛋白免疫印迹(Western Blot) | 第23页 |
2.3 结果 | 第23-27页 |
2.3.1 缺失株和回复株在分子水平上的验证 | 第23-24页 |
2.3.2 缺失株和回复株在表型上的验证 | 第24页 |
2.3.3 野生株、缺失株和回复株在生长状态上的测定 | 第24页 |
2.3.4 野生株、缺失株和回复株在生化试验上的比较 | 第24-26页 |
2.3.5 PCR验证重组菌 | 第26页 |
2.3.6 PglL与rEPAN29在 50096△waaL中的诱导表达 | 第26-27页 |
2.4 讨论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重组菌的双向电泳检测 | 第28-35页 |
3.1 研究背景 | 第28页 |
3.2 材料与方法 | 第28-31页 |
3.2.1 菌株与质粒 | 第28-29页 |
3.2.2 主要试剂和耗材 | 第29页 |
3.2.3 主要仪器与分析软件 | 第29页 |
3.2.4 培养基及相关溶液的配制 | 第29-30页 |
3.2.5 全菌蛋白样品的制备 | 第30页 |
3.2.6 双向电泳样品的纯化与上样前处理 | 第30页 |
3.2.7 双向电泳:等电聚焦 | 第30-31页 |
3.2.8 双向电泳:SDS-PAGE | 第31页 |
3.2.9 蛋白点分析、胶内酶切与质谱分析 | 第31页 |
3.3 结果 | 第31-33页 |
3.3.1 重组菌的双向电泳的图谱比较 | 第31-32页 |
3.3.2 差异蛋白质谱结果鉴定 | 第32-33页 |
3.4 讨论 | 第33-35页 |
第4章 伤寒O-多糖蛋白复合物的分离与纯化 | 第35-39页 |
4.1 研究背景 | 第35页 |
4.2 材料与方法 | 第35-37页 |
4.2.1 菌株 | 第35页 |
4.2.2 主要试剂与耗材 | 第35-36页 |
4.2.3 主要仪器与分析软件 | 第36页 |
4.2.4 培养基及相关溶液的配制 | 第36页 |
4.2.5 IPTG诱导与菌液的预处理 | 第36页 |
4.2.6 Chelating亲和层析柱的初步纯化 | 第36-37页 |
4.2.7 初步纯化样品的除盐 | 第37页 |
4.2.8 SDS-PAGE检测初步纯化后的糖蛋白样品 | 第37页 |
4.2.9 ProteinPak DEAE8HR阴离子交换层析柱进一步纯化 | 第37页 |
4.2.10 Superdex 75层析柱的凝胶过滤精细纯化 | 第37页 |
4.2.11 SDS-PAGE检测精细纯化后糖蛋白样品 | 第37页 |
4.3 结果 | 第37-38页 |
4.3.1 初步纯化后糖蛋白样品的检测 | 第37-38页 |
4.3.2 精细纯化后糖蛋白样品的检测 | 第38页 |
4.4 讨论 | 第38-39页 |
第5章 糖蛋白纯化产物的免疫原性评价 | 第39-45页 |
5.1 研究背景 | 第39页 |
5.2 材料与方法 | 第39-43页 |
5.2.1 菌株与试验动物 | 第39页 |
5.2.2 主要试剂与耗材 | 第39-40页 |
5.2.3 主要仪器与分析软件 | 第40页 |
5.2.4 培养基及相关溶液的配制 | 第40页 |
5.2.5 伤寒菌脂多糖(LPS)的提取与检测 | 第40-41页 |
5.2.6 伤寒菌O-多糖(OPS)的制备与检测 | 第41页 |
5.2.7 LPS、OPS以及纯化后糖蛋白的糖定量 | 第41页 |
5.2.8 免疫样品的制备 | 第41页 |
5.2.9 小鼠的免疫试验 | 第41-42页 |
5.2.10 小鼠血清的采集 | 第42页 |
5.2.11 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体滴度 | 第42-43页 |
5.3 结果 | 第43-44页 |
5.3.1 伤寒菌LPS、OPS的银染检测 | 第43页 |
5.3.2 LPS、OPS以及纯化后糖蛋白的糖定量 | 第43页 |
5.3.3 ELISA检测血清中抗体滴度 | 第43-44页 |
5.4 讨论 | 第44-45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5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51-52页 |
附录A 核酸试剂盒操作步骤 | 第52-56页 |
附录B 蛋白试剂盒操作步骤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