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课题的背景 | 第8页 |
1.1.2 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设备管理的发展和现状 | 第9-11页 |
1.2.1 国内设备管理的发展和现状 | 第9-10页 |
1.2.2 国外设备管理的发展和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方法和目标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风险防控与设备状态管理概论 | 第12-21页 |
2.1 预防分析工具FMEA | 第12页 |
2.2 风险防控工具EFMEA | 第12-13页 |
2.3 状态管理的内涵 | 第13-14页 |
2.4 设备状态管理的原理和内容 | 第14-16页 |
2.5 设备状态的获取模式 | 第16-17页 |
2.6 设备状态管理系统的策划原则 | 第17-18页 |
2.7 设备状态管理的应用与预期效果 | 第18-21页 |
第三章 太钢热连轧厂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| 第21-33页 |
3.1 太钢热连轧厂介绍 | 第21-22页 |
3.2 太钢热连轧厂设备管理现状 | 第22-24页 |
3.3 太钢热连轧厂设备管理水平对标 | 第24-26页 |
3.4 太钢热连轧厂 2250MM生产线设备故障水平 | 第26-27页 |
3.5 太钢热连轧厂设备管理的困难点和突破口 | 第27-33页 |
3.5.1 太钢热连轧厂设备管理的困难点 | 第27-31页 |
3.5.2 太钢热连轧厂设备管理的突破口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基于风险防控的设备状态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| 第33-54页 |
4.1 以EFMEA全面梳理设备潜在风险 | 第33-38页 |
4.1.1 设备结构功能展开 | 第33页 |
4.1.2 建立适应现场的评价体系 | 第33-35页 |
4.1.3 EFMEA的改进原则 | 第35-36页 |
4.1.4 EFMEA设备风险评估实例 | 第36-38页 |
4.2 选择状态管理研究对象 | 第38-40页 |
4.2.1 按设备RPN值确定重大设备故障模式 | 第38-39页 |
4.2.2 按设备故障发生率梳理常见设备故障 | 第39-40页 |
4.3 建立设备状态管理体系的准备工作 | 第40-44页 |
4.3.1 重要备件管控 | 第41-43页 |
4.3.2 恢复在线振动监测系统 | 第43-44页 |
4.3.3 推进操检合一 | 第44页 |
4.4 以机架辊为例建立设备状态管理体系 | 第44-51页 |
4.5 设备状态管理的全面体系建设 | 第51-53页 |
4.6 设备状态管理实施前后对比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5.1 结论 | 第54-55页 |
5.2 不足 | 第55页 |
5.3 展望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9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