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5页 |
1.1 抗生素概述 | 第12-14页 |
1.1.1 抗生素简介 | 第12页 |
1.1.2 抗生素污染来源及危害 | 第12-13页 |
1.1.3 抗生素废水的处理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2 g-C_3N_4催化剂研究进展 | 第14-23页 |
1.2.1 光催化原理 | 第15-17页 |
1.2.2 g-C_3N_4制备方法 | 第17-19页 |
1.2.3 提高g-C_3N_4光催化性能的改性方法 | 第19-21页 |
1.2.4 g-C_3N_4的应用 | 第21-23页 |
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3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1.5 技术路线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5-30页 |
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25-26页 |
2.1.1 实验试剂 | 第25页 |
2.1.2 实验仪器 | 第25-26页 |
2.2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26-27页 |
2.2.1 X射线衍射(XRD) | 第26页 |
2.2.2 傅里叶红外光谱(FTIR) | 第26页 |
2.2.3 热重分析(TGA) | 第26-27页 |
2.2.4 场发射扫描电镜(FESEM) | 第27页 |
2.2.5 紫外-可见漫反射光谱(UV-vis DRS) | 第27页 |
2.2.6 光致发光光谱(PL) | 第27页 |
2.3 可见光光催化性能评价 | 第27-30页 |
2.3.1 光催化实验方法 | 第27-28页 |
2.3.2 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评价方法 | 第28-29页 |
2.3.3 自由基捕获实验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g-C_3N_4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表征 | 第30-43页 |
3.1 引言 | 第30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0-31页 |
3.2.1 g-C_3N_4的制备 | 第30-31页 |
3.2.2 g-C_3N_4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| 第31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1-41页 |
3.3.1 三聚氰胺-三聚氰酸超分子的XRD和FTIR表征 | 第31-32页 |
3.3.2 XRD表征 | 第32-33页 |
3.3.3 FTIR表征 | 第33-34页 |
3.3.4 FESEM表征 | 第34-35页 |
3.3.5 Uv-vis表征 | 第35-38页 |
3.3.6 PL表征 | 第38-39页 |
3.3.7 TGA表征 | 第39-40页 |
3.3.8 可见光光催化活性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四章 g-C3N4光降解盐酸四环素性能研究 | 第43-51页 |
4.1 引言 | 第43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43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3-49页 |
4.3.1 不同催化剂对盐酸四环素的暗吸附 | 第43-44页 |
4.3.2 投加量对盐酸四环素的降解影响 | 第44-45页 |
4.3.3 溶液初始浓度对盐酸四环素的降解影响 | 第45页 |
4.3.4 初始pH对盐酸四环素的降解影响 | 第45-46页 |
4.3.5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 | 第46-47页 |
4.3.6 Uv-vis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3.7 光催化机理研究 | 第48-4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五章 氯掺杂氮化碳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| 第51-60页 |
5.1 引言 | 第51页 |
5.2 实验部分 | 第51-52页 |
5.2.1 氯掺杂氮化碳催化剂的制备 | 第51页 |
5.2.2 氯掺杂氮化碳催化剂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| 第51-52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2-58页 |
5.3.1 XRD表征 | 第52页 |
5.3.2 FTIR表征 | 第52-53页 |
5.3.3 XPS表征 | 第53-55页 |
5.3.4 Uv-vis表征 | 第55-56页 |
5.3.5 PL表征 | 第56-57页 |
5.3.6 可见光光催化活性分析 | 第57页 |
5.3.7 动力学分析 | 第57-5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6.1 结论 | 第60-61页 |
6.2 展望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