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级持续性威胁中隐蔽可疑DNS行为的检测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7页 |
1.1.1 APT | 第10页 |
1.1.2 发展历程 | 第10-11页 |
1.1.3 生命周期 | 第11-15页 |
1.1.4 APT攻击典型案例 | 第15-17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7-21页 |
1.2.1 现有攻击 | 第17-18页 |
1.2.2 APT特点 | 第18-19页 |
1.2.3 检测难点 | 第19-21页 |
1.3 本文工作 | 第21-22页 |
1.4 论文结构安排 | 第22-23页 |
第2章 相关工作 | 第23-27页 |
2.1 基于图理论的方法 | 第23页 |
2.2 机器学习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3 信誉评分方法 | 第24-25页 |
2.4 现有工作不足之处 | 第25-26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检测框架APDD | 第27-35页 |
3.1 数据 | 第27-28页 |
3.2 数据预处理 | 第28页 |
3.3 特征提取 | 第28-30页 |
3.4 变化向量分析 | 第30-32页 |
3.5 信誉评分 | 第32-33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4章 数据缩减算法和CAA算法 | 第35-39页 |
4.1 数据缩减算法 | 第35-36页 |
4.2 CAA算法 | 第36-38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5章 检测实验 | 第39-43页 |
5.1 实验目的 | 第39页 |
5.2 实验环境与数据情况 | 第39-40页 |
5.3 参数设置与实验结果 | 第40-41页 |
5.4 实验结果 | 第41-42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6章 讨论与总结 | 第43-45页 |
6.1 总结 | 第43页 |
6.2 展望 | 第43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