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共产党论文--党史论文--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(1919~1949年)论文

中央苏区文化运动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3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现状与研究的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的基本思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的基本方法第12页
    1.3 已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已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创新点第12-13页
第2章 中央苏区文化运动的社会历史背景第13-20页
    2.1 中央苏区文化运动的背景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巩固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马克思主义在中央苏区的传播与实践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第16页
    2.2 中央苏区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碰撞的必然要求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壮大革命力量的必然要求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提高群众思想觉悟与干部队伍素质的必然要求第18-20页
第3章 中央苏区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第20-26页
    3.1 中央苏区文化运动的具体实践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持之以恒的文化创新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紧密结合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第21-22页
    3.2 中央苏区文化运动的重要途径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文化组织系统的建立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文化队伍的培养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教育事业的开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文艺运动的发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新闻出版事业的推进第25-26页
第4章 中央苏区文化运动的特征和成效分析第26-33页
    4.1 中央苏区文化运动的特征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尖锐的社会矛盾决定了苏区文化运动的阶级性和革命性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工农政权的本质和任务决定了苏区文化建设的大众性与科学性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决定了文化建设的先进性与创新性第28页
    4.2 中央苏区文化运动的成效分析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,提升了思想先进性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批判了封建宗法观,树立了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唤醒了民众的主人翁意识,坚定了捍卫新政权的决心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提高了苏维埃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党员队伍素质第31-33页
第5章 中央苏区文化运动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第33-39页
    5.1 中央苏区文化运动的历史经验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文化建设的基础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文化发展的出发点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要领是文化创新的第一要素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加强群众联系紧密性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关键第34-35页
    5.2 中央苏区文化运动的现实启示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坚定共同信仰,倡导核心价值理念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加强制度革新,发挥文化建设多样功能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重视教育事业,普及社会主义文化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秉承文化强国,提高国家软实力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坚持与时俱进,塑造文化新形式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促进文化交融,传承发展优秀文化第37-39页
致谢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2页

论文共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探索强化当前中国共产党正面典型宣传管理的有效途径--以狼牙山五壮士名誉侵权纠纷为例
下一篇:农村“微腐败”治理研究--基于村民自治“内卷化”理论视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