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核心概念的界定 | 第12-15页 |
1.2.1 农村社区 | 第12-13页 |
1.2.2 公共服务 | 第13-14页 |
1.2.3 均等化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框架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| 第17-26页 |
2.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| 第17-22页 |
2.1.1 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影响因素研究 | 第17-18页 |
2.1.2 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存在问题研究 | 第18-19页 |
2.1.3 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机制研究 | 第19-20页 |
2.1.4 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的实现路径研究 | 第20-21页 |
2.1.5 国外公共服务均等化经验借鉴研究 | 第21-22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22-24页 |
2.2.1 新公共服务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2.2 福利经济理论 | 第23页 |
2.2.3 公共选择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3 研究述评 | 第24-26页 |
第3章 广东省东莞市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现状 | 第26-33页 |
3.1 广东省东莞市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概述 | 第26-28页 |
3.1.1 镇街公共服务管理机制概述 | 第26页 |
3.1.2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管理机制概述 | 第26-27页 |
3.1.3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配套政策概述 | 第27-28页 |
3.2 广东省东莞市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经费投入概况 | 第28页 |
3.3 广东省东莞市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状况 | 第28-30页 |
3.3.1 设立农村社区政务服务中心 | 第28-29页 |
3.3.2 搭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 | 第29-30页 |
3.4 广东省东莞市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政府统筹现状 | 第30-33页 |
3.4.1 统筹治安管理 | 第30-31页 |
3.4.2 统筹环境卫生 | 第31页 |
3.4.3 统筹社会保障 | 第31-33页 |
第4章 广东省东莞市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3-42页 |
4.1 广东省东莞市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7页 |
4.1.1 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供给不均衡 | 第33-34页 |
4.1.2 农村治安、环卫服务供给仍有较大差距 | 第34-35页 |
4.1.3 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相对不足 | 第35-37页 |
4.2 广东省东莞市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非均等化的原因分析 | 第37-42页 |
4.2.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均等 | 第37-38页 |
4.2.2 政府职能不到位致使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 | 第38-39页 |
4.2.3 农村社区供给机制不完善使得公共服务供给缺乏活力 | 第39-40页 |
4.2.4 配套机制不健全致使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不高 | 第40-42页 |
第5章 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机制的对策 | 第42-49页 |
5.1 强化城乡一体化服务支持机制,均衡政府服务保障 | 第42-44页 |
5.1.1 发展城乡联动的公共服务组织队伍 | 第42-43页 |
5.1.2 建立城乡衔接的公共服务政策安排机制 | 第43页 |
5.1.3 实施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资金投入 | 第43-44页 |
5.2 构建政府与社会多主体互动机制,均衡服务供给与需求 | 第44-45页 |
5.2.1 创新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 | 第44页 |
5.2.2 完善农村社区民主协商机制 | 第44-45页 |
5.2.3 创新信息互动平台及管理机制 | 第45页 |
5.3 优化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,均衡服务供给水平 | 第45-46页 |
5.3.1 建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参与适度补偿机制 | 第45-46页 |
5.3.2 引入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参与积分制 | 第46页 |
5.4 建立一体化的服务监管考核机制,均衡服务供给质量 | 第46-49页 |
5.4.1 建立城乡统一的服务标准体系 | 第47页 |
5.4.2 建立城乡统一的考核指标体系 | 第47-48页 |
5.4.3 实施统一的公共服务监管评估机制 | 第48-49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