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导言 | 第11-17页 |
(一)选题缘由 | 第11-12页 |
1.选题依据 | 第11-12页 |
2.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(二)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1.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2.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5页 |
(三)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2.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3.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一、生态和谐与人的发展概论 | 第17-23页 |
(一)生态和谐理念的产生、内涵及构建要求 | 第17-19页 |
1.生态和谐理念的产生 | 第17-18页 |
2.生态和谐的内涵及构建要求 | 第18-19页 |
(二)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基本观点 | 第19-23页 |
1.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思想产生的背景 | 第20-21页 |
2.人的发展的基本内容 | 第21-22页 |
3.人的发展的影响因素 | 第22-23页 |
二、生态和谐对人的物质需要发展的意义 | 第23-37页 |
(一)生态和谐对人的物质资料满足与再生的意义 | 第24-27页 |
1.生态和谐对个人物质需要发展的意义 | 第24-25页 |
2.生态和谐对社会物质需求发展的意义 | 第25-26页 |
3.生态和谐对改善人类生存物质条件的意义 | 第26-27页 |
(二)生态和谐对改善人的生存环境的意义 | 第27-30页 |
1.生态和谐对促进个人健康发展的意义 | 第27-28页 |
2.生态和谐对社会和谐的意义 | 第28-29页 |
3.生态和谐对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意义 | 第29-30页 |
(三)生态和谐对人口因素的意义 | 第30-33页 |
1.生态和谐对推动人口少生优生的意义 | 第31-32页 |
2.生态和谐对构建人才型社会的意义 | 第32页 |
3.生态和谐对提升人类整体素质的意义 | 第32-33页 |
(四)生态和谐对科技开发与应用的意义 | 第33-37页 |
1.生态和谐对生态科技发展的意义 | 第34-35页 |
2.生态和谐对科技开发与应用的社会控制意义 | 第35-36页 |
3.生态和谐对人类科技发展的变革意义 | 第36-37页 |
三、生态和谐对人的精神需要发展的意义 | 第37-46页 |
(一)生态和谐对自然观、价值观、审美观变革的意义 | 第38-40页 |
1.生态和谐对人的自然观变革的意义 | 第38页 |
2.生态和谐对人的价值观变革的意义 | 第38-39页 |
3.生态和谐对人的审美观变革的意义 | 第39-40页 |
(二)生态和谐对培育环境道德信仰的意义 | 第40-43页 |
1.生态和谐对培养个人环境道德观念的意义 | 第41-42页 |
2.生态和谐对提升社会环境道德意识的意义 | 第42-43页 |
3.生态和谐对提高人类整体环境道德素养的意义 | 第43页 |
(三)生态和谐对人类环境教育的意义 | 第43-46页 |
1.生态和谐对个人环境教育的意义 | 第44-45页 |
2.生态和谐对社会环境教育的意义 | 第45页 |
3.生态和谐对促进人类环境教育发展的意义 | 第45-46页 |
四、生态和谐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意义 | 第46-51页 |
(一)生态和谐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关系 | 第47-48页 |
1.生态和谐的实现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| 第47-48页 |
2.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对实现生态和谐的促进作用 | 第48页 |
(二)生态和谐对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意义 | 第48-51页 |
1.生态和谐促进生态权益意识的树立从而推进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 | 第49页 |
2.生态和谐促进生态法制建设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| 第49-50页 |
3.生态和谐强化生态权利作用进而推进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| 第50-51页 |
结语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| 第57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