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高分子化学(高聚物)论文

有机小分子掺杂聚合物体系的电化学发光性能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1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1页
    1.2 电化学发光机理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湮灭反应机理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共反应物机理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阴极电化学发光机理第13-14页
    1.3 电化学发光基本类型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无机体系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有机体系第15-18页
    1.4 聚合物的电化学发光第18-19页
    1.5 共振能量转移第19-20页
    1.6 选题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0-21页
第2章 PFN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发光性能及机理研究第21-39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1-22页
    2.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材料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仪器第22-23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玻碳电极的处理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溶液的配制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PFN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工作电极上的固定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PFN 纳米粒子的形貌表征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PFN纳米粒子的光谱性能表征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PFN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发光性能测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PFN纳米粒子ECL条件的选择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TPr A 对 PFN 纳米粒子 ECL 的影响第27-28页
    2.4 结果与讨论第28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PFN纳米粒子的形貌表征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PFN纳米粒子的光谱性能表征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PFN纳米粒子ECL条件的选择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TPr A对PFN纳米粒子ECL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PFN纳米粒子电化学发光机理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7-39页
第3章 PFN-Alq_3体系的电化学发光性能研究第39-59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9-40页
    3.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试剂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仪器第41页
    3.3 实验方法第41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溶液的配制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PFN-Alq_3薄膜的制备及其在工作电极上的固定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PFN-Alq_3体系的形貌表征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PFN-Alq_3体系的光谱性能表征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PFN-Alq_3体系的电化学发光性能测试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PFN-Alq_3体系的电化学发光的影响因素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PFN-Alq_3体系的发光机理推测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PFN-Alq_3体系ECL的稳定性测试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9 PFN-Alq_3体系的ECL对硝基甲苯类化合物的传感检测第46-47页
    3.4 结果与讨论第47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PFN-Alq_3体系的形貌表征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PFN-Alq_3体系的光谱性能表征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PFN-Alq_3体系的发光性能测试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PFN-Alq_3体系的电化学发光的影响因素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PFN-Alq_3体系的电化学发光机理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PFN-Alq_3体系的稳定性测试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PFN-Alq_3体系对硝基甲苯类化合物的传感作用第54-57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7-59页
结论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6-67页
致谢第67-68页
作者简介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TiO2及TiO2/MCM-41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
下一篇:南沙群岛海域春、秋季浮游介形类生态学特征